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武唐风云 第十二章 地崩

第十二章 地崩


推荐阅读: 阿逗,你来逆东游修真从雷劫世界开始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林冲水浒我不是在修仙都市凌云志独步圣途中唐之潜龙在渊斗罗之我有个大金钟绝代神主苏莫古蓝夕红楼蓉大爷

龙云观,守平道长面带忧容。昨晚夜观天象,守平发现东方竟出现荧惑守心的天相,心中惴惴不安,所以待今日太阳落山,便坐守庭前,以翘起的屋檐为参照,再一次观起星来。可一直到了下半夜,东方的那颗荧惑仍旧守在心宿之间,心中不安更甚。
岩洞里,玉林看着两鼎苦笑不已,按照之前的想法试了一试,根本无法施行。用尽全身的力气也只不过能搬动数步,根本无力举在头顶。心内自嘲:先前还得意自己聪明绝顶,想不到实乃愚蠢至极。
柴火还能续上数日,有火还能苟活,若没了柴火,迟早将困死洞内。唯一的办法就是穿行水道,可又不知水道长短,万一那口气在途中耗尽,就只能做个淹死鬼。
这鼎从何处来而来?洞内并无人迹,不可能凭空生出来。洞顶皆是岩石,处处查遍,也无向上的孔穴,那这鼎无非从这两条水道进来。要么从进口进,要么从出口进,可究竟从哪个口进来?
又仔仔细细想了一想,当初自被漩涡吸入时,便失去意识,到醒来时自己便是身处斜坡水边,于是玉林大约有了判断:漩涡连接进水道,将自己带到此洞。而自己能醒来,说明溺在水中时间不长,不然自己早就浮尸水上。反向行之,若逆流而上,便定能离开此地,但凭着腹内一口气息,究竟能否顺利穿行而出?若选择从出水道出,将去向哪里?顺流而下,快是能快一点,但天知道水道长短。万一出水口只通到地下暗河,沉尸途中,恐怕将来也未必能浮尸水上让人得见。
两难之中踌躇莫展。玉林只好又坐到了火堆前,拿着一枝朽木拨弄这堆篝火。也不知过了多久,玉林抬起头,心中有了初断:不管从进水道还是从出水道,总可以先试上一试!
于是扯过僧衣裹在了头上,走向坡下,迈进了水里。摸到进水口时便吸进一大口气,闭紧口鼻就进了水道口,玉林伸出两臂,差不多正好触碰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通道两侧,往下探了探脚,够不着底,就没敢往下潜。两手抬起摸着道顶,发现道顶相对光滑,不像洞内岩石垂立,往前拨了几手,又发现水道顶斜着往下延伸而去。可再往前下去就愈觉困难,水力浮着身体不易往下潜去,只好折身而返。冒出道口爬上岸,又寻了些大点的石块,塞进怀内,找了根枯木,握着枯木,又回头潜了下去。
这次怀里有石头下坠,手上有木头顶在道顶,再往下去便容易了不少。约摸往下斜行了两三丈,仍不见水道尽头,觉得腹内气息差不多用了大半便折回头。
接下来又在出水道试了两次,出水道不像进水道那样往下倾斜,而是平直向前。沿着水道往前行了五六丈,等气息耗用了过半,便返回岩洞。可在第一次回洞时差点呛了几口水,原来顺流而下行的容易,逆流返回却比想象的艰难,幸亏水下能隐约看到洞内火光,否则真不定能出的来。
经过对进出水道的查探,玉林心下茫然,叹道:恐怕出不去啦。
龙云观,守平道长还在望向夜空,正在担忧之中,突然大地震动,院内的松柏也摇晃了起来,紧接着身后屋顶的瓦片纷纷掉落,砸在地上啪啪作响。守平定了定神,再望去,只见院内的鼎炉晃来晃去,最后终于倒在地面,又见地面如水波起伏,硬生生被撕裂开了一道口子。接着又听见身后屋粱断裂之声,转身一看,房粱折断墙壁已斜。很快,不远处山上又传来滚石巨响。只见守平道长大惊失色。垫起脚一个箭步冲向摇摇欲坠的大殿,拎出两个浑身颤抖的小道童,又折了回去收拾典籍。就这样观内各处进进出出,等救下所有人,定下心来再一看:遍地瓦砾。
而大地震起的那个时刻,百骨滩附近的那处岩洞,也同时晃动了起来,玉林正在惊疑之时,一块巨石从洞顶脱落,直接砸向两鼎,把那两鼎砸个稀碎。接着一块石头从顶上落下,见那石头只奔着自己头顶而来,玉林只得一个闪身,耍了一个狗啃屎式,纵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旁。刚抬头,又见头


相关章节: 第七章 求经第八章 惊变第九章 落水第十章 生生不息第十一章 脱身之计第十三章 生天第十四章 再探龙华寺第十五章 九鼎之谜(一)第十六章 九鼎之谜(二)第十七章 九鼎之谜(三)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