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武唐风云 第四十三章 凿壁偷光

第四十三章 凿壁偷光


推荐阅读: 阿逗,你来逆东游修真从雷劫世界开始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林冲水浒我不是在修仙都市凌云志独步圣途中唐之潜龙在渊斗罗之我有个大金钟绝代神主苏莫古蓝夕红楼蓉大爷

自从守凡走了之后,玉林便一直跟在骆先生身边。骆先生交游甚广,身上也有差事,平素又深得大都督倚重,于是这次回来后,得到徐都督连带扬州城大小官员轮番宴请。
玉林沾了骆先生的光,连日来跟着先生征战了不少酒场。以往在龙华寺,虽不用守佛门戒律,跟着寺僧同吃同住,即便偶尔随着僧团外出做几场法事,但在小地方,哪里吃过什么山珍海味,何曾喝过什么美酒佳酿?而初时觉得能大饱口福,故欣然向往,可是后来渐渐的提不起兴趣。面对宴席上没完没了的美味珍馐,杯盘狼藉,不禁觉得索然寡味。看着众人觥筹交错,热闹非凡,却听着他们说着自己听不懂的话,渐渐地游离其外,突然觉得孤单,脑海中竟然浮现出一个曼妙的身影。
一旁的骆宾王留意到玉林静静地坐在一旁有点怏怏不乐,便放下了象牙,对着玉林道:“怎么,这满桌佳肴不合味口?”
玉林从遐思中醒来,忙道:“不是,只不过有点思乡。”
骆先生却笑了起来,对着桌上众人道:“老夫知道诸位都好奇他既非老夫弟子,也非老夫宗族,为何无论到何处都带上他?”又看向主座的徐jing业,道:“都督有所不知,前段日子我借都督之便,请金椎堂查了一些事情,想不到阴差阳错,查到此子玉林乃高宗旧相韩瑗韩相公之孙!”
先前骆先生只是简单介绍了玉林的姓名来历,其他并未多说,现在以为玉林可能因受了冷落而郁郁不欢,于是便抬出韩相公,为玉林吸引大家的关注。
果然,只见xu敬业端起酒杯,道:“原来是忠相之后,可敬,可敬。”
这时御史薛璋仲却发出疑问:“听说十三年前韩氏后人在邢沟道遇刺,满门横死,怎么如今多出来一个孙子?”
见众人望向自己,玉林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静静地笑了笑。自己的身份虽现端倪,但并未最终确认,面对他人的质疑,也懒得搭理。
看玉林毫不在意,骆先生心里埋怨:“这小子怎么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于是开口道:“邢沟道韩氏遇刺案,案情复杂,御史当时恐怕还在埋首科举,有所不知也算正常。但近日金椎堂查到了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些事情,原来当时韩氏并未灭族。”
先前金椎堂确实有查到一些线索,但线索又确实不足以证明,所以骆宾王不想在此上纠结,于是转而论道:“想当年韩相公一代忠相,却蒙冤而死,韩氏满门灭族,令人悲痛扼腕。终是老天有眼,留了一根独苗,总算能慰藉韩相在天之灵。”又望向xu敬业道:“只是那为恶者至今仍高坐明堂,无数英雄豪杰恨不能食其肉,饮其血。只待大都督振臂一呼,天下景从,匡扶李唐,指日可待!”
在座凡是当了几年官的,都知道数十年前以太宗留下的以韩瑗、褚遂良为首的辅政大臣反对封后武氏,继而被媚上的奸臣诬陷谋反,落得家破人亡。但这图谋不轨,残害忠良之罪,最终都落在武氏身上。
这时徐敬ye拍案而起:“清君侧,除奸佞,征伐武氏,匡扶李唐,徐某,当仁不让!!!”
这时众人纷纷起立,异口同声:“愿追随大都督征伐武氏,匡扶李唐,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薛御史见场面被骆宾王带动起来,群情激昂之时,现在不好泼骆宾王的冷水,扫大都督的兴致,也只得跟着众人齐呼。
薛御史平素自视清高,自诩一肚子文韬武略,却无用武之地,常叹怀才不遇。这次虽到扬州不久,但见徐敬ye龙行虎步、气度非凡,相谈甚欢之后,便生志同道合、相见恨晚之心,再顾不上朝廷委派的巡城御史之责,只以大都督核心幕僚自居。只是“既生瑜,何生亮”,这骆宾王少年成名,天下皆知,得都督器重,而自己不过一名七品的巡城御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当居高位显扬威名,方不枉来人世间走一遭。只是自己年近四十,在虚位上蹉跎了十来年。当朝的武后冷落功臣贵戚,只爱年青才俊,在洛都,自己已无出头之日。
“这扬州城人


相关章节: 第三十八章 留第三十九章 波澜再起第三十九章 乱生第四十一章 营救(一)第四十二章 营救(二)第四十四章 自溢第四十五 张氏第四十六章 夜问第四十七章 长史第四十八章 茅山旧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