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442 暗潮涌动

442 暗潮涌动


推荐阅读: 最强道长:开局就是神仙德云小师爷空间渔夫斗罗大陆之天机系统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狩猎,然后吃这个体质便宜卖穿书:逆徒他又想欺师洪荒之雷泽大尊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道诡异仙荒野求生,我被迫无敌了

可是,让他们正面硬杠皇帝的科学,他们是不敢的。
想来想去,最终,孔胤植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科学不是和儒学截然不同么?那如今那些寒窗苦读儒学多年,就盼着得到功名的人,肯定也会担心科学冲击儒学。
既然如此,那私底下让他们去闹事,闹一闹,让皇帝知道,儒学地位不可动摇,岂不是就可以了?
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他们是连这个间接的法子都不敢去做的。
毕竟从北宋以来,孔家就是尊族,别人宦海浮沉,可能需要勾心斗角,一个不留神,就会被踢出官场,甚至丢掉性命;但是,孔家不用,安安稳稳地当他的衍圣公,享受荣华富贵!
也就是改朝换代的时候,出个面,上个《表文》而已。
他们需要做的,就仅此而已了。
当然,此时的孔胤植并不知道,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的话,建虏刚入主中原时,他不但上了《初进表文》,肉麻地奉承建虏。
那个时候,对孔家可以说恩重如山的朱明还在,并且江南还到处都是抵抗建虏的时候,却表达孔家愿意归诚建虏的意愿,说什么“万国仰维新之治;乾纲中正,九重弘更始之仁,率土归程,普天称庆。恭惟皇帝陛下,承天御极,以德绥民,瞻圣学之崇隆,趋跄恐后;仰皇猷之赫濯,景慕弥深……“
如果说只是这的话,孔胤植也就和孔家历史上其他当家人差不多。事后他们也向外辩解,这是保存儒学,不得不如此。
然而,孔胤植在次年的时候,建虏又颁布剃发令,这孔胤植就又率领族众率先剃发,并向建虏上奏了《剃头奏折》。
《孝经·开宗明义章》中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儒家十三经中的话,孔胤植却当这是放屁了。
诚然,古代一样是有剃头匠,是有修理头发的需求。但是,剃发成金钱鼠尾,并且还要易服,完全变成蛮夷的模样,这就完全是背弃祖宗,等于是认蛮夷为父了。
这种事情,只要是儒家熏陶出来的,哪怕是没读过书的,都是不能忍的。也因此,原本对建虏并不怎么抗拒,认为只是改朝换代而已的江南,立刻掀起了风起云涌,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
但是,作为孔子后人,儒家文化代表的孔家,当代衍圣公孔胤植却立刻响应这剃发易服令,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个讽刺,也无法再用保存儒家文化来当借口了!
等到了后世,倭寇入侵华夏大地的时候,孔家再次上演了侍贼为父的“光荣”传统。
总而言之,其实就一句话:孔家压根就没资格代表儒学!
孔家在意的,只是自家的荣华富贵而已!
也唯有他们的荣华富贵遇到了威胁,他们才会对外有各种没有下限的举动。
这个位面上,虽然没有建虏入主中原,但是,却有科学之道,被他们孔家解读为冲击儒学地位,从而会让他们的荣华富贵遭遇威胁,便下定了决心要搞事,不让科学之道顺利推广。
这个事情,崇祯皇帝自然还是不知道的。
孔家自己也不敢直接上书,去和崇祯皇帝沟通,而是私下派人,去怂恿那些寒窗苦读的读书人,特别是那些年纪大,转型已经不容易的。一场读书人的风波,在寒风中开始了酝酿!
………………
与此同时,南京魏国公府大堂内,坐着一大群明朝勋贵,一个个面色严峻,群情激愤地在谈论着什么,很是热闹的样子。
主位上坐着当今的魏国公徐弘基,身体不是很好,没怎么发言,大都是其他人在说话。
就见他扫视大堂内的这些人,有刚被撤了南京守备的忻城伯赵之龙,他的世子徐允爵,以及保国公张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等。
此时的徐宏基,绝对不会知道,在他死后,他儿子继承魏国


相关章节: 437 蒸汽轮船438 航空母舰439 恩威并施440 地图411 没有退路可言443 菜市场(为五百月票加更)444 暂代南京守备445 夜明珠446 切割磁力线447 成就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