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赵瀚小说全文 227【庐陵县中学】

227【庐陵县中学】


推荐阅读: 锦鲤小厨娘:带着超市去种田韩绝小说顶级气运,悄悄修炼千年(任我笑)文杨戬的次元聊天群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神雕鹿清笃鹿海成道(戏悦)小说万界大强盗从民国开始的诸天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陷入我们的热恋梧凰在上豪门大小姐她撕了白月光剧本

文教,改革吏治,便是要选拔能做事之官吏。你们都是新文教的第一批学生,今后必有大作为,必能扫清污浊,为万民而谋福祉……”
“你们读四书五经,你们学习数学,都是可用来做事的。你们读了中学,可知没有升入中学之学子,即便不能转为教书先生,商贾也愿招为学徒工。为何如此?因为他们识字,他们会数学,用起来更加便利,不必再花更多心思去教导……”
“今后你们便是不做官,也不做老师,也不治学问,也可轻松谋得生计……”
“文教之事,做官并非唯一目的。读书之人,第一要先学会做人,第二还要学会做事。会做人,会做事,天下何处去不得……”
真如赵瀚所说的那样,许多成绩较差的学生,商贾非常愿意招为学徒工,因为可以省去大量培养成本。
这些学生,小学毕业之后,大概10岁到13岁,拥有文化底子,学什么东西都很快。
若是换成以前,要么大户自己培养家奴,再扔去店铺、工坊里做学徒。要么就面向社会招收学徒,培养一个要五六年,哪像现在这么省事?
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的孩子,非常愿意进城当学徒。
即便家里分了地,也可让其他家人打理。若是耕种不过来,还能花钱招短工,在城里做工的收入,雇佣短工做农活绰绰有余。
这就是新式教育体系的优点,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
当然,前提是三年义务教育,否则底层孩子受教育的成本太高,不一定愿意进城给人做学徒工。
而且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大明的治理下,做学徒必须请托送礼,还须三个以上良民结保。赵瀚治下就无所谓,把小学毕业证拿出来,比什么保人都更可靠。即便出了事情,比如捐款逃跑什么的,也可以让官府去学校调查家庭信息。
赵瀚讲话完毕,朝着师生作揖,师生也作揖还礼。
这一百多个学生当中,竟有几个大龄少年,或者说是青年,二十岁左右的样子。肯定是自费读书的,家庭条件还不错,穿着就不像是平民。
八个老师,六个班级,两人休息,轮换着上课。
此外,还招聘了几个校工,专门负责做些杂活,学校食堂承包给商贾。若不承包,肯定乌烟瘴气,伙食成本直线上升。
至于商贾在伙食上动手脚,呵呵,古代读书人都是宝贝,信不信他们直接跑去县衙请愿!
赵瀚站在窗外往里看,这个班正在教授《几何》。
这也是暂时只设七个县级中学的原因,因为懂得《几何》又愿做老师的只有七人。而且,这七人也是半吊子,一边教书一边自学,毕竟去年才拿到《几何原本》。
但七颗种子撒下去,三年之后,就有数百近千知晓《几何》的毕业生。
薪火相传!
赵瀚又去另一间教室,这里在教《四书》的第一本《大学》,开篇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静观片刻,赵瀚默默离去,他的心情非常好,比大败官军扩张地盘更爽。
什么时候抽时间,把《物理》也整出来。
太高深的他都忘了,但初中力学基础知识还记得。牛顿力学第一定律、第三定律,这辈子都不可能忘,不过第二定律有些记不清了。
没事儿,能记住两个,已经走在欧洲的前列,毕竟此时牛顿还没生出来。
学校距离总兵府很近,无非南城走到北城。
赵瀚踱步慢悠悠回去,非常意外的遇到一个人,去年路过此地的徐霞客又回来了。
历史上的徐霞客,这次旅游干了很多缺德事儿。
这货还没到江西,就已经快没钱了,半路找朋友借了十两银子。在湖南的时候,被土匪洗劫一空,全身只剩一枚银质挖耳勺。他又跑去衡阳,找朋友的儿子借钱。可朋友之子也没钱,只能帮忙联系当地的合会,抵押徐家二十亩田的地租,借来二十两白银。同时,桂王府的太监头子,发动太监捐了十四两。
到广西,有官员给了他一副通行马牌。
执此马牌,可动用驿站车马,可在


相关章节: 222【赵天王的野生粉】(为盟主“yzzzzzzzzz”加更)223【一千包围两万】224【赵瀚升官】225【拿下景德镇】(为企鹅大佬加更)226【扩张计划提前】228【债券】(为企鹅大佬加更)229【赵瀚想跟皇帝联手】230【皇帝与皇后】231【准备从贼的布政使】(为企鹅大佬加更)232【藤甲军团与郑芝龙】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