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赵瀚小说全文 323【官匪一起降】

323【官匪一起降】


推荐阅读: 锦鲤小厨娘:带着超市去种田韩绝小说顶级气运,悄悄修炼千年(任我笑)文杨戬的次元聊天群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神雕鹿清笃鹿海成道(戏悦)小说万界大强盗从民国开始的诸天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陷入我们的热恋梧凰在上豪门大小姐她撕了白月光剧本

道士刘开化走了,赵瀚笑问李渔:“你似有什么话要说?”
李渔拱手道:“总镇,欲兴医道,当尊医士。”
“我还不尊敬医生吗?”赵瀚问道。
李渔猛地跪下:“请总镇登极之后,颁令删除朱子《论语章句》:‘小道,如农圃医卜之属。’”
《论语》的原文大意为:小道也有可取之处,但整天钻研这些东西,会妨碍从事更远大的事业,因此君子不为。
朱熹在做注释的时候,莫名其妙整一句:小道就是农圃医卜之流。
这句话,是要用来考科举的!
从此以后,明清两朝,医生都被视为贱役。
赵瀚点头说:“必要删除,农、医怎能是小道?农事,天下一等一之大事;医事,亦为一等一之大事。”
李渔又建议:“请总镇颁布法令,医士不得称山人,山人不得招摇行医。”
这是明代中后期的特殊现象,医生、相士、诗人、画客、寒士纷纷自称山人。他们不事生产,混迹于城野之间,附庸风雅,交际豪贵,为正统士大夫所不齿。
这些山人,啥都懂一些,但大多数都医术很烂,往往败坏了医生的名声。
赵瀚刚开始不明白,听李渔解释之后,立即同意:“此令立即就颁布,不能让山人招摇撞骗行医。”
李渔提出第三个建议:“总镇,请将古代医圣,配祀孔庙列圣!”
隆庆皇帝干过这事儿,被群臣喷得满脸口水,认为医圣入孔庙是对儒家的亵渎。
赵瀚不由笑起来:“好,便让医圣入孔庙。”
汉代的儒家,就吸纳了诸子百家。
既然赵瀚要革新儒学,当然可以吸纳医家,今后还要吸纳科学家进去。
孙思邈、华佗、葛洪、祖冲之、张衡、沈括、墨翟……把这些人的牌位,往孔庙那么一摆,想必到时候非常精彩。
赵瀚问道:“你可有法子规范医士?”
李渔摇头:“并无。”
李渔这种出身医户的士子,伯父还是冠带医生,早就深知医学之弊端。不止李渔,明代好多医生,都写书开喷庸医泛滥。
李渔把医生分为三种:良医、中医、庸医。
他说良医寥寥无几,中医、庸医遍布天下,庸医纯粹是害人,中医不害人也不救人。
最扯淡的是,大明太医院,最高医学机构,也没有多少良医。因为太医可以保举,嘉靖时曾经清查太医院,四十二个太医被除名,一百六十二个太医直接开除医籍。
被开除医籍的162个太医,居然不会把脉用药,给权贵们看病完全瞎整。
这种情况,并非中国传统医学不行,而是朱熹批注《论语》那句,导致医学被视为小道。医户子弟都想着考科举,根本没多少正经学医,滥竽充数到处招摇撞骗。
赵瀚仔细思考之后,决定增设医学院。
如今只在江西有一所紫阳医学院,应该在南京、广州、杭州、长沙各开一所。延请各地名医,在医学院坐诊教学,学成之后便可颁发行医执照,算是给这些医学生一个官方认证。
至于没有行医执照的,官府也不会问罪,因为执行起来太困难。
一步步来吧,赵瀚只给政策导向。
只要政策向好的方面引导,今后的良医就会越来越多。
至少不能像大明那样,太医院都充斥一堆庸医。想想就觉得可怕,真有达官贵人敢找他们看病?
他对中国传统医学的态度,既不推崇,也不嫌弃,希望能够继续发展得更全面和完善。
赵瀚对李渔说道:“你是医户出身,这个任务便交给你了。去寻访各省名医,新设四大医学院。每座医学院的院长,给予官身,品级等同于知府。副院长,品级等同于知县。令他们好生教学,多多培养良医,此造福苍生之大业也。”
“遵命!”李渔颇为兴奋。
既然今年不再打大仗,就能趁机做许多内政工作。
李渔带着一批手下,前往南京兴建医学院。浮梁知县,则派人进献千里镜。
千里镜,终于可以自产了!
明代的玻璃制造中心,是山东颜神镇。至于江西景德镇,也能造


相关章节: 318【王号,国号】319【朝鲜废主】320【冲锋投降】321【倒戈】322【添丁】(为上仙齐天大佬加更)324【日暮西山】325【士子之心】326【三原主义】327【围观练兵】(为上仙齐天大佬加更)328【只待新雷第一声】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