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诸天武命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中原江湖无强手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中原江湖无强手


推荐阅读: 娇娘发家录逆仙击三国之富可敌国人在海贼颜值拉满人类原祖,开局加入聊天群无限流的元宇宙苟在史前两亿年侯府真千金是戏精一介布衣鉴宝从文物修复开始修仙模拟:开局全点气运了民间禁忌杂谈

新年的欢声笑语过去,大业八年到来。
百万隋军聚集幽州前线,三百万劳役运输物资粮草,因天气寒冷冻毙以及各种原因伤亡的人员越来越多。
隋帝杨广毫不在意,兴致勃勃准备给高句丽一份‘大礼’。
不得不说,杨广老爹隋文帝杨坚开创的开皇盛世,积累当真丰厚无比。
被杨广如此折腾,大隋境内的局势依旧基本稳定。
就算包括瓦岗等几支义军举旗,可声势都被严格限制住了,并没有形成燎原之势。
别看几支义军动不动就是上万,数万人马的,可全都是乌合之众。一旦官府动真格的,抽调久经训练的地方官军出动,几支义军人马都不一定扛得住。
不同于鲁地几只义军同起,还是闹腾出了不小动静,瓦岗这边则是宁静得多。
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管是乡间村落,还是城镇酒肆,有不少人都在谈论三国之事。
隋朝之前就是四百年南北朝,南北朝之前就是三国两晋时代。
因此,许多关于三国时代的传闻,一直都有流传。
只是这次,突然兴起的三国风,没有谈论三国君主,也没有议论那些顶级谋臣的手段,而是主要放在三国武将身上。
什么三国第一战将温侯吕布,恒侯张飞汉寿亭侯关羽等等等等。
他们的事迹,被有鼻子有眼的传扬开来。
什么三英战吕布,什么千里走单骑,什么长坂坡大战,什么子龙救幼主之类的故事情节,吸引得所有听众如痴如醉沉迷其中。
尽管,里头的演义成分,和真实历史有不小偏差,引得一些儒门大佬相当不悦,可谁在乎呢?
演义故事,可比干巴巴的正史有趣,也有意思多了。
特别是战将对决,一个个威风八面的场景,那真是叫听者热血沸腾,恨不得生在那个时代。
不要说寻常百姓喜欢,就是江湖人士也喜欢,将门子弟也爱听,这才是三国风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
眼下正是农闲时间,加上天气寒冷,一帮子闲汉聚在一起,之前可能是各种乌七八糟的内容,现在则大多讨论的是三国英雄故事。
在城镇的酒肆,甚至是花街柳巷,也多是谈论三国战将的场面,简直火热到不行。
受到气氛感染,就是一些世家豪强的公子,还有持剑跨刀的江湖豪侠,都纷纷加入进去好不畅快。
慢慢的,也不知道是哪个开头,竟然开始争论三国战将的实力排名,引起的议论热潮绝对超乎想象。
想想,就是在后世,对于三国猛将的排名都众说纷纭,更别说三国演义被碎片化传播的眼下了。
简直就是沸反盈天,不管是底层百姓还是贩夫走卒,又或者小有身份的富人和吏员,又或者世家豪强子弟,就是将门官宦子弟都忍不住参与进来。
什么一吕二赵三典韦,又有什么一吕二典三马超之类的,反正各种评比都有,甚至有些时候争执太过激烈,直接动手打起来了。
突然兴起的三国风潮,叫一干势力感觉莫名其妙,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是有势力引导还是自然形成?
怎么看,那些成熟的演义故事情节,都像是有势力刻意所为。
只是,就算三国风潮兴起,也看不出有什么势力,能从中得到什么大好处。
倒是因为演义故事的精彩热血,引得家族中的纨绔子弟,竟然对练武起了兴趣,这可是意外之喜了。
也就在这样火热的氛围中,突然有一个说法兴起。
三国可以说是武将的时代,当初两汉时期赫赫有名的游侠儿,在一位位声名显赫的武将跟前,几乎被压制得没了踪迹。
由此推彼,咱们大隋的将军们,一身武艺是不是也强悍得可怕,足以弹压一切游侠宵小?
事涉熟悉的人物,这个话题一下子就爆了。
隋文帝时期那帮猛将,确实一个个相当传奇。
比如史万岁,单枪匹马就敢在数十万突厥大军跟前,击杀数十位突厥高手,甚至一度吓的突厥大军跑路。
像是杨素,也是了不得的战场猛将,一身实力相当惊人。
当然,议论得


相关章节: 第二百一十八章 哆嗦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猛抵千军第二百二十章 投名状和自强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神上支持你第二百二十二章 欢快的年节第二百二十四章 丢人现眼第二百二十五章 挑衅静念禅院第二百二十六章 迅猛扩张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声大噪第二百二十八章 看不透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