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关山屹月 第223章 学界之乱

第223章 学界之乱


推荐阅读: 直播鉴宝:宝友,这块玉可不兴戴袖里江湖云于日大秦:对抗一切才能赢永恒药主触及心底刚刚好三界圣尊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都市:破产老婆东山再起玄幻:卧底十年我成了绝世剑仙幸孕宠妻:战爷,晚安!洛诗涵战寒爵道医赘婿

手。待制上了年纪的人,尚且奔波劳碌废寝忘食,这些年纪比他轻的,区区多受一点累,又算得了什么!众人没一个叫苦的。更何况为国为民出些力,本来就是份内的事。
包待制这边的人马,都忙得脚不沾地不说,州衙那里,这些日子也没法消停。先是修渠的丁壮要饷,管的不予又骂道:“修渠不成,要甚饷银!”众人闻听这话怒了,聚集起来二三百人,齐过来找知州要闹事,幸喜得陈度调拨过来一百人的饷银,回去的先与,暂时将此事压将下来。
正忐忑间,偏偏儒生们不安分,必要写出文章来,不知轻重地针砭时弊。有几个出头,一条条列了余深许多条罪状,动静恁大,哪里压制地住!孙炳、钟翰怕他闹大,请了名儒牟正霖,命写文章,以正视听。
岂料正霖推辞道:“学生不过是一介寒儒,素无才德,籍祖宗之名开设义塾,教化寒族,犹恐才学粗浅有诬先贤,怎敢轻议相公之事?此事学生不堪驱使。”因他不写,孙炳、钟翰这两个,另请了仲尼嫡孙孔源来,由他去写这一篇文章。
不怪这两个请孔源,这人确实有些才能。当初陈州饥荒最严重的时候,孔源专门写了篇文章,夸奖割肉飨母的孝子周越,不食奉姑的贤媳黄姗,博得一班人都喝彩。凭着这一篇文章,陈州城城内,孔源的名声已无人不知。
前些时候衙门里牵头,本处的上厅行首阎都惜、唐师师在勾栏唱时,分文不取,一场只每人出十两银子的功德钱来赈灾即可,可惜来的人不多。
因这件事儿,孔源又写了一篇文章,讲一些纤纤教坊奇女子,愧杀八尺须眉伟丈夫之类的话。立意新颖,声情并茂,博得许多人喝彩,没去的人若看了,怕要羞得躲到地缝里去,今番必然不负众望。
只不过因孔源出了名儿,有人便开始嫉妒起来,背地里不怀好意地笑道:“说什么‘纤纤教坊奇女子,愧杀八尺须眉伟丈夫’,成天在余深、陈数之流的跟前,评古论今揣摩习学,可不就是表面道德比众人高么?”世人都知道,好嫉妒人、故意说些风凉话的,到处都有,孔源干脆也懒得管他。
当下为了正视听,孔源立刻写了一文章,直夸奖知州许多年来不辞劳苦扶危救困、施粥施药,抚恤死丧、安置百姓,建设庠序、严格治军,专敬僧道、重爱黎民。学子不肯感恩正视,趁天灾而滋乱生事,借谏言而毁谤造谣。闻流言则栽害廉臣,处污浊而混沌不清。
文章的结尾,孔源怒斥众人道:“波旬诋毁如来日,流言诽谤周公时。一旦台阁怒风起,乌云驱尽昭天明。”
这篇文章一出来,反更激起了多人的怒火,众人忿怒议论道:“霍光、王莽没有功劳?可以籍由作恶么!似这等是非不明、颠倒黑白之辈,任由奸贼祸殃百姓不肯正视,也只会遮掩搅乱混淆视听,乱人耳目。莫道这嫡孙是个假的,便是真的孔丘活了,讲这个话,也不依他!”
说做便做。有多人专门等在孔源回家的路上,拦住车轿问他道:“有人作证,知州相公在陈州城南有三家柜坊,灾年下肆意放贷,牟取暴利。勾结赃官转换赃款,高价买购上官的字画,将赝品以次买高,低价收取下官的珍宝,隐藏受贿,这件事情有没有?孔先生能否出个面儿,给学生们解释解释?”
“永泰街一条街的酒楼买卖,挂靠在他妻舅晁玉名下,不纳税银,你怎么说?开设妓馆,赠贿东京往来官吏,勾结米行,营谋暴利,勾上欺下,置陈州百姓于水火之中,又如何说?兴修水利,把物器以次充好,将银钱中饱私囊,你怎么说?”孔源吃众人截住了,下轿言道:“这些话根本无凭无证,必是小人牟利不成,信口污蔑。”
一个对道:“相公若是要清白,如何传言出来的时候,柜坊主人避而不见,不肯出来说话澄清?相公号称自出家资一千贯,活人两万。按两个月算,两万人一人一日只摊半钱。陈州米价是一斗三贯,这半文钱够买几粒?我倒要问问,这一笔账怎么算!明白不难,将来往账目公之于众,余人自信


相关章节: 第218章 暗访陈州第219章 包待制考评官吏第220章 米商行老第221章 陈家庄陈数问案第222章 赵指挥亲赴殷水县第224章 殷水县兄弟议事第225章 殷水县赈粮遭劫第226章 进山和谈第227章 八公山之战第228章 尘埃落定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