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关山屹月 第234章 应天府推官

第234章 应天府推官


推荐阅读: 直播鉴宝:宝友,这块玉可不兴戴袖里江湖云于日大秦:对抗一切才能赢永恒药主触及心底刚刚好三界圣尊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都市:破产老婆东山再起玄幻:卧底十年我成了绝世剑仙幸孕宠妻:战爷,晚安!洛诗涵战寒爵道医赘婿

数者变法缺一不可。新党许多人做事起来,不问政绩,不管对错。若为同党,则擢升重用,反则罢贬。
许多人敬范公为神明,他说的话,必须遵守,而且还要再夸大八分。他做的事,必须全学,不容许别人稍有变动。其忠心确实是可嘉的,过则成害。从来杂草长易苗长难,锄草容易苗难辨。若不治混乱,不梳条理,除草伤苗之举太过,终将难免南柯一梦。
没等看完呢,众人已开始不乐意了。一个便道:“先前我见过公寿的言论,你对府库空虚、冗官、冗职这些事儿,也颇有微词,也认为朝廷急需要变法。虽然话儿说得不好听,有识者见了也同感不少。新政一出,人皆赞叹,我料必合公寿的心意,怎地还有诸多不满?天下的事情,哪一件是合你心意的呢?”
张亢言道:“论与谁比。范公此言,放之朝内,无人堪比。较之商鞅、管仲,又弗如远甚。怎么说?当年商鞅、管仲变法,都因势利导,并没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你再看看范公的‘十项’,除了对国家、百姓有好处,对这些掌权的官吏而言,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既然如此,为什么要配合你变法呢?单为了一个‘君子’的名声?
‘人精’们非但不会配合,而且会表面上配合变法,私底下故意浑水摸鱼。拐一个弯儿再回来,也是一样。换了件衣裳,还是这人,有甚裨益?”
那人遂道:“公寿此言差矣!新法至今施行了一年,成效已经不少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勤政为民者被提拔的不少;*****接连被罢黜。因为有这些前车之鉴,贪腐者敛手,为害者胆寒,何比不得商鞅、管仲?更何况仁政而治,变数难测,多有斡旋,怎可比秦之用强?”
张亢言道:“大鱼上钩,若生拉硬拽,脱钩便罢,情急下亦有拖走钓者的危险。猎者捕狼,挖好陷阱,备好刀叉,呼喝驱赶,围而不歼,引出其地,待狼筋疲力尽后,自然落入了彀中。似公等既知有狼,手持铁棒,喝一声跳出,与之搏杀,纵然一时杀灭数匹,而狼无尽,终难全胜。
十项只知方位,无有箭靶,人心浮躁,不知策略。乌合之众一通乱射,有何裨益?以我之见,当精简冗余,上下一统,因地制宜,顺势利导,循序渐进。武人用兵,尚且要运筹谋划,文人变法,怎可单凭血气之勇?”
一个言道:“人论十项,皆丝丝入扣,有理有据,逐条辨析,多有发人深省之处。公寿天马行空之论,请恕我实在不能苟同。以我之见,十项之美,令我辈叹为观止。范公若不是能臣,我不知朝中谁堪变法。莫非夏竦之辈可使?”张亢言道:“能臣能吏,以治世而论,非籍名声。”
有人又道:“公寿从没有见过范公,怎知他就不是个能臣?说话起来,那些难做的事情,范公做成的其实不少:主持修好了常丰堰,这件事自从唐朝李承以来,没谁能办到,偏他范公就做好了!治苏州水患、屯田久守,这些事情全都有成效。一个政绩显着的人,可不是那些单凭嘴皮子得来的名声!区区只凭十项文字,便可评价范公的为人,公寿真乃第一人也!”
张亢便道:“变法不是治水、治军,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做成。国家之大,必须要上下协同才行。底下人办得好不好,关系重大。范公怎么样我不清楚,底下那些人在干什么,对新政动了什么样的心思,我还是有所了解的。”
又一个言道:“平心而论,十项实好。律令一定,愚民知所避就,奸吏无所弄法。人无完人,事无完事。为了新政能顺利施行,多少人为它呕心沥血?不为扬名宇内,只求救拔苍生。公寿过于追究瑕疵,独不见美玉在侧。都依公言,那么天下无事可做。”
张亢回道:“范公此心,可尊可悯,我亦敬仰。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尚有巇隙,孰人敢称完美无罅?圣人张皇幽眇,补苴罅漏,却不是视鄙而不见,听恶而不闻,只肯夸好。众声喧哗,江河是也。寂然无音,投一石而徒见几圈涟漪,死水而已。”
又一个道:“新法十项


相关章节: 第229章 李佑计献水洛寨第230章 三羊川刘沪遇袭第231章 铎厮那投宋第232章 狄部署再去水洛城第233章 狄部署三去水洛城第235章 张亢做客第236章 新旧党争第237章 茶肆交锋第238章 张亢赴京第239章 东京遇故交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