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关山屹月 第364章 家务琐屑

第364章 家务琐屑


推荐阅读: 直播鉴宝:宝友,这块玉可不兴戴袖里江湖云于日大秦:对抗一切才能赢永恒药主触及心底刚刚好三界圣尊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都市:破产老婆东山再起玄幻:卧底十年我成了绝世剑仙幸孕宠妻:战爷,晚安!洛诗涵战寒爵道医赘婿

就在众人争论的时候,欧阳正在端详着壁上的《二祖调心图》,闻言便调头笑了道:“人初生时,心窍纯净,耳目不聪而感应天地,及长,熏染世事,杂念丛生,与天地日远而心不能静,天性却是愈来愈远。”
旁边又有拨讲道的,有一个道:“不因善存,不以恶沉,天地无情而莫不盖载,老子之说,弃偏见而同本源,如此而已。”
又一个道:“未生之时人如滴水,无形无体无碍无相,上天遁地,遨游江海,乘风成雨,无孔不入,无处不去。一得人身如入瓶中,既为生老病死所困,又为七情六欲所拘。故所以说:‘还我父母未生之前本来面目。’”
还有一人在议论道:“岁寒亦有松柏翠,岭峻亦有人攀登。雏鸡追逐,山林嬉戏是一乐;鹰击长空,俯瞰山色,是另一乐。乐分大小,境有高下。武人至高不是技击无敌,夺魁斩敌,
当忠勇信义,不避生死,力挽乾坤。文人至高也不是什么文章华美,文坛领袖,当怀济世安民之志,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个话儿,出自本朝儒者之口,在东京刚刚流传起来,众人对此有褒有贬的,不同意的便驳斥道:“五欲之乐确实不敢比初禅轻安,然而你们儒生也志大太过!不如先将现世的人照料的周全,然后再说子孙万世!”
听见的一个反驳道:“我觉得这一句十分合理,不单合理,而且很必要:不是儒者提灯在行,万古长夜,灯需人提。自古至今,中国曾无数次历经患难,每一次都有文臣、武将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解万民出水火,拯国家于倒悬,这里面难道没有儒圣先贤教诲的功劳?
中国若没有百年大计,树万世标格,与胡虏何异?以杀制杀,以暴制暴,运不过百年,未及明君恩泽惠远而万国归心。先王之政,仁及草木禽兽,因其万物皆在所治。不能说有人尚且忍饥挨饿,鸟畜鱼虫合当虐杀。哪怕于一草一木动些善念,终究发自于心。我不信处处以我为尊自高自傲于世者,待其他人便好了。”
一个则道:“万灵来本同源,躯壳所拘,智有高低,形各有异。”还有人道:“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于宇宙而言不过是微尘。相食贪*淫的习性不改,莫说是万世,历万万劫也挣脱不出,没办法好。”
旁边另有一拨在议论。一个言道:“若依我看,京焦的名声虽然大,然而许多处错解《易经》,谬误亦多,当不得盛誉,众人褒之实在是太甚。”
有人回道:“纰漏之处深究可也,然不可以籍此低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四书尚且有多义多解,更何况《易经》卦中有卦,变中有变,远非一家一义可解。
昔日郭象注《庄子》,述而广之,令愚钝如我辈得窥之经典奥妙。京、焦之言令我茅塞顿开得法而行,好比盲人得杖,远途易行,这便是得,岂不比那寻章摘句挑正缪更有益处?更何况大法无法,大道无言。万物行而不滞于形,强将文字解宇宙,则纰漏谬误皆不能免。公若只等有人作万无一失之书取而读之,怕只怕这等书至死难觅。”说到这时,众人一哄都笑了。
附和的道:“《楞严》七处征心,皆非所指。法外不能求,不在身内。不着于不形,不开不闭,不随物合,亦不在尘根无所着处。大概真法只可以引悟,不能直指。”有人又道:“有人以寻章摘句为能事,断章取义,驳而自喜。自居以阳春白雪,自诩为高雅难和,实则自行建起空中楼阁,自绝于民。
上不能治经典以教后人,下不能肃法纪而治民风,也只好蒙头伏案,专事雕虫。有人读书,粗解大意,微言易通。以教化万民为己任,开智止邪于未形,此两者何可取之?”
听见的有人笑言道:“有的时候,太过于寻章摘句挑纰漏的,并不是因为他学问多好,能挑出错来,而是他根本没跨过人家的门槛,更不要说登堂入室,书里讲什么,根本他就没看懂。
知道一点点道理了,就把这道理到处乱用,将所有不合的都认成是伪作,乱


相关章节: 第359章 半夜遇袭第360章 集英殿赐宴第361章 汴梁夜景第362章 钱府尹问案第363章 旧宅聚友第365章 太原祭事第366章 悠悠往事第367章 异地重逢第368章 困境第369章 改弦更张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