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关山屹月 第390章 包拯访辽

第390章 包拯访辽


推荐阅读: 直播鉴宝:宝友,这块玉可不兴戴袖里江湖云于日大秦:对抗一切才能赢永恒药主触及心底刚刚好三界圣尊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都市:破产老婆东山再起玄幻:卧底十年我成了绝世剑仙幸孕宠妻:战爷,晚安!洛诗涵战寒爵道医赘婿

东京那头,眼看着马洪率领大军已经走了,既然府、麟有了援军,战事可以暂时放心。朝廷这边,认为沈括虽然机敏善辩,到底不是朝廷的重臣。
他一个文人,又不主管什么要职,官卑职小的,在辽人眼里面身份不重,主持不了大事情,只能是勉强打个头阵。要紧的事情,还需要朝廷正式派出使者,去辽国商议。
这个时候,官家以运送岁币为名,命天章阁待制、兵部员外郎、知谏院包拯为使者,右正言刘涣为副使,着神卫右厢营都指挥使阚海引两千人马沿途护卫,一行人直接往上京临潢赶去。
待制一行人领旨后,领了岁币、御酒、书画、信函等物,打着宋国使者的旗帜,军士身上皆披重甲,兽纹包肚,端的是金吾执槊,马被好鞍。客帐司都是紫袍玉带,虞候并内监皆身穿锦衣,帽簪金花,跟随手执金瓜骨朵,前头青罗伞盖牙高旗,一行浩浩荡荡,取陆路由河北望辽国赶来。一路经过的州府,全都好生安排护送。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迤逦已进了辽国的边境。此时已经是隆冬的季节,当初碧绿的草原,已成了幅北风卷地白草折的景象。孤烟、长河、落日,好一派边塞苍凉的风光。路上行时,远远有胡笳的声音吹来。众人见到这个情景,无不感慨。
一听说包拯一行人到了辽地,那头沈括就急忙赶来,将两方会谈遇到的事情,一一与包拯讲述了。据众人的分析:从沈括汇报的情况看,果然这一次宋、夏之战,背后有辽国的影子。
而且众人没猜错,辽人真的是看人下菜:仗着人多,欺负沈括年轻职小,会谈的时候,三番五次设下圈套,想把沈括绕在里头,十分不把他看在眼里。
幸而是沈括机敏善辩、学问广博,又熟知檀渊之盟的细则,据理力争。在辽人处处紧逼的时候,沈括许多次借助之前的条款,及时找出他们的破绽,一一将那些人驳斥回去。因此这些时日以来,寸步未让,这才保住了宋朝的利益。
虽然如此,这些日子谈下来,沈括以一人之力力战群英,也已经是身心俱疲,有些疲于应对了。幸而包拯及时赶到,有了靠山,沈括这才放心下来,终于能舒一口气。
包拯已到了辽国的消息,没多久北府宰相萧革便知道了,已经派人来管问了。按照来人的说法,辽帝宗真那个厮,这个时候不在上京,正在中京,众人只能再赶去中京。
到中京后,包拯一行人递呈已毕,到了次日的清晨,便有礼仪官引辽国一众官员来迎接。礼仪官引众人到了中京大定府城外,命跟随包拯的二千人马,暂时就在城外驻扎,这里自有
祥稳都监在管待。
礼仪官只引包拯、刘涣、沈括、阚海等一行,还有几十个将士,以及客帐司、虞候、内监等一干文官入了中京。路两旁早有鼓乐奏响,仪队相迎。
辽国的百姓,大多数没见过宋朝的使者,这时候也都涌出家门,远远的挤在一块儿看。对于宋朝使者的服饰和穿戴,以及头发的样式,他们好奇,一边看一边用手指点。
一路上看时,原来辽国的中京,当初建造的时候,也是按照汴京模样,有外城、内城和宫城。四角也都建有角楼。众人由外城朱厦门进入的时候,路两边辽人的仪仗,立刻鼓乐齐鸣起来。进来阳德门之后,早见这里有一座佛塔。此塔唤作“大明塔”。气势雄伟,雕工细致,辽人礼佛之风,可谓兴盛。
礼仪官安排众人在建安驿歇了,然后把包拯一行人入城的消息,前去禀告耶律宗真。包拯这边也不闲着,立刻使人呈递与宗真。耶律宗真看了上呈,命人交割了岁币,受了宋朝的御酒、书画,叫众人与宋朝使者接风洗尘,安排筵席。先叫请北府宰相萧革前来,与之商议。
那萧革对耶律宗真道:“现如今宋、夏正值交战,此次宋人派出使者,是认为夏军攻打府、麟之事,是我等授意,特意来讲和。”耶律宗真回话道:“依国相之意,这件事情如何处置?”
萧革道:“之前因为疆域的事情,咱们与沈括谈过多时。沈括把


相关章节: 第385章 新鲜话本第386章 无忧洞第387章 巧遇第388章 援军开拔第389章 接应第391章 针锋相对第392章 辎重进城第393章 夏使入辽第394章 转移人马第395章 不明下落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