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一一九章 河道见闻

第一一九章 河道见闻


推荐阅读: 亮剑:超级士兵神算千金美又飒不败神婿杨辰秦惜星际养娃种田忙嫡女医妃权倾天下都市:从急诊科开始穿越后的我在灵能星空当总督走出十里坊马云腾第一薅神(芊舟)玉连城(柳风折)诸天从陆小凤开始这个吞金兽不好养

“乡亲们,晚饭后记得过来领东西,军部给咱们发胶鞋了。”总渠三号工段,赵四喜正在公告栏上贴一张公告。公告是他去团部抄的。
四喜因为识字,现在是河工第三团的一名副科级文员,也算是一个小干部了。他的父亲就编在三团,母亲没有编制,属于外协人员,平时在团部的托儿所,负责照顾孩子。
因为大人要出工,所以流民中的孩子小一些的都统一放到托儿所集中照看,大一些的都放到学校上学。
这次工程非常大,淮海军在河南、安徽等地招募了近百万的流民,这些流民中青壮男女有一多半。
淮海军为了方便管理,把青壮编成工程团。一个团两千人,加上家属有四五千人。每个团负责一个河段的工程,团部就设在附近。
现在河道的工人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洪泽湖危害地方多年。听说淮海军治理洪泽湖,许多洪泽湖周边的百姓都自发地赶到工地参加施工。
等到总渠建好之后洪泽湖周边,还有总渠的两岸能够增加几千万亩的上好水田。这些田地差不多可以养活一个省的人口了。
这就是为什么董书恒砸锅卖铁也要修这条总渠的原因了。
现在平均每天都有几万两的白银砸在这个工程上。这还是因为没有给工人工资。
没有工资,这些流民还愿意在这里干下去?
是的,这是因为淮海军承诺:河道建好之后,会每户分十亩水田。这个对百姓的诱惑真是太大了。
他们都是都把这条河当做自家的河来挖。以后自家的田地就要靠着这条河灌溉了。
所以大家都是干劲十足,更何况淮海军管一日三餐,白米饭管饱,都是白灿灿的南洋大米啊!还有啥好抱怨的呢?
“四喜,你娘咋还没帮你找个媳妇哩?这都做官儿了,做官了怎么能够没媳妇儿呢?”一个中年人打趣道。
“赶紧闭上你的嘴,咱家四喜取不取媳妇儿,哪里轮到你来管。”这时四喜的父亲从人群里走了出来。
他拍了拍四喜的肩膀。儿子现在可是自己的骄傲,四喜现在是淮海军的一个干部了,虽然是不入流的小官,但是这在老赵家也是史无前例的。他们家以前只是一个小地主而已。
“大家先别说了,听我说,军后勤部调了一批胶鞋给我们,只有下河的人才能领哦。等会儿大家伙吃完饭记得到仓库那边登记画押领取。”
这胶鞋可是好东西,原来天气暖和的时候,河工都是光着脚下去挖泥,就是怕浪费鞋子。河床上的烂泥容易粘在鞋子上,所以穿着布鞋下河劳动,没几次鞋子就坏了。现在天冷了,自然不能再光脚了。
穿上胶鞋就不一样了,湿气渗不进来,不会把袜子弄湿,这样就不会太冷了。
不过这种鞋子只有淮海军生产,淮海公司的鞋厂掌握了橡胶硫化工艺,能把橡胶做得结实耐用。
在外面这种鞋子卖的很贵,可不是一般百姓能够穿的起的。现在军部竟然舍得给河工穿,如何能不让河工们感动呢?
其实,淮海军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赶工期,以往天这么冷的时候工地上是要停工的。
但是明年开春春汛之前就要做工程的收尾工作了,所以这个冬天必须要完成主河道的施工。
“还有一件事情,上头通知,这几天会有一个朝廷的大官到我们工地视察,大家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不要围观,不要乱讲话。”四喜又说了一条通知。然后离开了工地,回仓库那边整理物资。
朝廷来了大官,大家可不关心。反正大家现在吃的是淮海军的饭,是为董大人卖命。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宣传下,河工们现在都形成了这样的认识。
……
邵灿沿着河道工程一路向东走,每走一段都会停留一下,对河工进行一番慰问。
要说在这大冷的天气挖掘河道真的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干活的时候,人会出汗,所以河工虽然发了棉衣,但是大多都会脱了放在岸上。
河道里能够看到一些年轻的后生穿着单衣,喊着号子,在卖力地挖土。
泥土被挖到一个


相关章节: 第一一四章 亲人终相见第一一五章 董书同的决定第一一六章 太平军的使者第一一七章 北伐孤军第一一八章 震惊的邵灿第一二〇章 舰指日本第一二一章 幕府的选择第一二二章 萨摩藩的报复第一二三章 孤军不孤第一二四章 复兴会之论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