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一八一章 巡堤

第一八一章 巡堤


推荐阅读: 亮剑:超级士兵神算千金美又飒不败神婿杨辰秦惜星际养娃种田忙嫡女医妃权倾天下都市:从急诊科开始穿越后的我在灵能星空当总督走出十里坊马云腾第一薅神(芊舟)玉连城(柳风折)诸天从陆小凤开始这个吞金兽不好养

手中人数过万,这下英隆安心多了。不过明眼人一看这一万人还不一定比得上之前那三千八旗步兵。
另外一边,投降的一千多八旗兵,本以为会受到发匪的虐待。
可是没想到,这股发匪最大的那个头领竟然亲自来探望他们,说了一大堆听不懂的话。
“大家都是天国遗弃在人间受苦受难的兄弟。”
“都是因为妖魔鬼怪让大家吃苦受难,过不上喜欢的生活。”
……
不过有一句话大家听懂了,那就是不许亏待这些投靠天国的兄弟。
除了不能自由活动,这些八旗俘虏的吃喝待遇都和太平军是一个样子。让这些投降的八旗兵渐渐把心给定了下来。
于此同时,林凤祥也派出自己军中最能干的传教人员,开始给这些八旗兵丁洗脑教育。
他们摆事实、讲故事、说道理。可怜这些头脑一根筋的八旗兵,很快就被洗脑了。
他们将成为林凤祥在关外的带路党,有了这些人带路,后面会有更多的满人、蒙人、辽东汉人加入太平军的队伍。
为林凤祥在辽东站稳脚跟打下了人和基础。
在林凤祥在向锦州进军的时候,董书恒已经从海门下船。
海门到扬州的电报线路已经接通了。他通过电报了解了这段时间的情况。
当听说“三横一纵”工程即将收尾了,他决定先沿着海堤大道北上,考察一下工程的情况,以及流民的安置情况。
当他到达海门的时候,刚好有一支运送物资的船队准备向远东的庙街出发。
这支船队,带了大量的军火,这是给第四师还有远东的民兵们补给的。
另外还有一些农技人员跟大量的种子。这里面有淮海集团从北欧进口的优质黑麦、燕麦种子,以及一些大豆、玉米种子。
等到冰雪融化后,淮海军的农场将会在库页岛、庙街、海参崴以及伯力附近开辟农场,试着种植这些作物。
东北大地上只要能够种植农作物就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这样才会有人愿意迁移过去。
就是因为远东地区一直没有什么种植业,人们生活严重依赖渔猎活动,所以才导致了现在这种地广人稀的情况。
董书恒一直认为只有人口才是占领土地的最重要因素。
要占领一块土地,不是仅仅宣誓一下主权就够的,必须要有本国的居民世世代代地生活在上面,才能够有效地、稳定地占领那里。
一直以来淮海军都没有停止移民活动。可以说淮海军的移民速度,完全取决于淮海远洋船队的运动能力。
至于移民的来源,董书恒一点都不担心。淮海军完善的农场体系,每天都在不断地吸收着各地的流民。
通过各种宣传手段,现在整个内陆地区一旦遇到灾荒、战乱时,百姓都知道要往江苏跑,实在没文化的就记住往东跑就行了。
各地的淮海公司商战会给看到的流民一些救济,引导他们向淮海军的控制区迁移。淮海公司的内河船队有时候看到流民都会顺带捎到淮海军控制区。
太行根据地也会将吸纳不了的流民分流给淮海军控制区。
在吸收流民方面,淮海军是唯独的一家势力。清廷、太平军、地方士绅,他们都没有认识到人的巨大作用。
到北美和南美的第二轮船队已经起航,由于在对岸已经站住了脚,这次送去的移民比上次多得多,都达到了几千人的规模。
这两批人里面还夹带了一些私货。董书恒向两地送出了一些情报人员和军官,情报部的北美站和南美站需要建立起来了。
军官是送给北美的农场训练民兵以及送到南美洲帮助董书同组建军队的。
听说自己的小侄子或者小侄女就要出生了,董书恒还送出了一个大礼。
想到下一代,董书恒想起了貌似自己的婚期要到了。慧儿早已经由母亲做主纳了进来,到时候只要跟玉珍敬个茶就好。
相信以二女现在的关系,相处起来应该不难。
关键是吕飞燕,这个女人非要去太行山,而且她江湖人的身份确实适合去做这个“山大王”。
之前没啥


相关章节: 第一七六章 停战协定第一七七章 回返第一七八章 太平军的新动向第一七九章 攻入辽东第一八〇章 败八旗第一八二章 大丰城第一八三章 重型迫击炮第一八四章 实战演练第一八五章 淮克重工第一八六章 无烟火药之父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