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三十八章 我倒是小瞧人了

第三十八章 我倒是小瞧人了


推荐阅读: 丹血汗青神魔道:末世劫年明国万历余下的,只有噪音我打造了旧日支配者神话修道从赶尸开始战龙无双陈宁宋娉婷全能奶爸:开局双胞胎我的武功带光环朱翊钧(键盘战斗家)明国万历txt玄幻:开局太帅怎么办我家娘子是女帝

二百名弓兵的出现是个很叫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高阳就奇怪的很,秦朗既然手中握着有弓箭手,怎么不一开始就整上呢?
却不知道秦朗根本就没想过用弓箭去射击甲士。
此前在纪庄他都做过实验,就温家给他搞来的那二百张弓,用来去射甲士,根本没大用。
明代的弓比之汉唐时期已经大有不同了,明代的弓都是小稍弓,是正儿八经的软弓。
拉力别说跟秦朗手中的那张两石硬弓比,就是弓力80~90斤的中等弓都一张没有,全是弓力60斤以下的下等弓。
大约便是40~50斤。
这是明代弓箭的大趋势,火器的发展让明军从一开始就走在了软弓长箭的道路上,对于硬弓远距离抛射的需求大大降低了。明军的对手也少有重甲,对于破甲需求不算很高。
明《武备志》中有言,硬弓拉开后不能持久,不利瞄准,因此软弓长箭是最合适的搭配,明边军常用的开元弓,便是软弓的代表。这种弓弓力不强,容易拉开,不善射箭的人稍加训练都也可以使用。
最重要的是,徐州地区的军器制造业再是历史悠久,再是规模巨大,他们也是私人企业。他们的最大客户群并非是军队,而是地方上的乡勇民壮,是士绅豪族的家丁打手。后者更不需要考虑破甲这一因素了。
所以拉力小但射速快,又容易培养训练的下等软弓就成为了徐州弓箭的主力了。
用这种下等软弓去放箭,二三十步距离上也很难对披甲军士造成影响。除非一箭正中脖颈。
秦朗给这二百弓手对标的群体就是小袁营大量的无甲军兵,这些人身上只穿着冬装棉衣,倒是防不住软弓的抛射。
大量箭矢越过前方小袁营的披甲兵,落到了稍后的无甲兵头上。那效果立竿见影!
小袁营前军后方队列立马就变得混乱不堪了。
“弟兄们跟我杀,杀上去!杀上去!”
丁进立刻高声叫吼着,任何一个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难得的佳机,只要能把前面的这波披甲兵逼退,都不需要打垮他们,小袁营就露出败像了。
团结在丁进周边的军兵们,听闻此声,精神立刻一阵,亢奋的喊杀声再度响亮,听得后阵的秦朗都浑身热血沸腾。
而对面的小袁营人马却恰恰露出了一时慌乱。
本来两军拼死相搏,就像是两头狭路相逢的野兽,利爪尖牙,鲜血横飞中,都在拼命的给对方以最大的杀伤。
可是自己在前头豁出命的厮杀,后方却一下子乱搅来了,人又不是机器,岂能不分神?
而这一分神,气势便已经泄了。
阵前的厮杀声、兵器碰撞声、惨叫声、此起彼伏。
小袁营的披甲兵动摇了,哪怕主体并没有露出颓势,可战况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鲁荃急的直跳脚。
但现如今的他显然没有了开始时提着脑袋干革命时的勇猛了,再让他不畏刀兵的去奋勇当先,振奋大家士气,鲁荃没这个勇气!
作为高阳手下最得信重的大将,鲁荃的小日子过得可是很舒心的,那不多的英雄气和当初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勇气,早就在酒色奢靡中荡然无存。
毕竟现在又不是到了生死攸关的档口,鲁荃提不起拼命拼死的劲头的。
高阳也急得直跺脚,那微妙的转变可往往就是败势的初显。
但不等他想出好的对策,他左手(秦朗右翼)战场上就又爆开了一个可以把整个高阳军都炸死的大雷。
高明败了,败得还很凄惨很凄惨。
五列横队应敌的火器营,在全营动作僵硬之中,凭靠着还算整齐的一排排齐射,将整个高明军都打的稀里哗啦。
没有人能冲到火枪营兵线二十步前。
五百杆质量信得过的鸟铳,加上定装纸弹,哪怕还都是火绳枪,射击速度很慢,但他们分成五列呢,在训练场上几乎都能达到十秒/发。
虽然实战中时间肯定要拖长,但十五秒/一发,那也够了。
小袁营士兵要握着兵器披着甲衣,还要顾及队列秩序,再有他们还要主意着地上扑倒的一具具尸体


相关章节: 第三十三章 果然是不能指望我大明的!第三十四章 秦朗?什么鸟玩意儿第三十五章 列阵而战第三十六章 冲我兵锋者死!第三十七章 何为阵战第三十九章 就是这么奇葩第四十章 脱胎换骨第四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四十二章 大好人呐!(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棱堡群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