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九十三章 丰收

第九十三章 丰收


推荐阅读: 丹血汗青神魔道:末世劫年明国万历余下的,只有噪音我打造了旧日支配者神话修道从赶尸开始战龙无双陈宁宋娉婷全能奶爸:开局双胞胎我的武功带光环朱翊钧(键盘战斗家)明国万历txt玄幻:开局太帅怎么办我家娘子是女帝

郁洲山岛上。
刘源现在根本无心打理外头的反应,他正全神贯注的看着抛秧田的收成,虽然早就有老农打了保票,但不看到实际成果他还是不能安下心的。
毕竟这可是他实打实的一大政绩啊。
如果抛秧法可行,他转过头来就能在海州(陆地)安排上,凭借着秦朗的名头,还有此刻他背后士绅们的信誉,肯定能顺利的推行至整个海州。到来年再创丰收之时,那就是他上报淮安金陵,名扬天下的时候。
因为这个功劳秦朗早就说了,是他刘源的。
而刘源也领的毫不亏心。
他可已经是五品州官了,很有培养价值的。可秦朗却注定要走的是武官线路,二者相辅相成,不要太完美了。
嗯,反正刘源是这么看的。现下豫西之战的胜负还未定论,甚至孙传庭率领的明军还出乎秦朗意料的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两场硬仗把李自成都打的抱头鼠窜,义军都尉李养纯(四天王)投降,大将谢君友被俘杀,李自成本人也差点被擒。
反正就眼下传到的情况下,孙传庭无疑是占据了上风。
这种情况下刘源当然不会以为大明王朝要命将不久也。
只以为他与秦朗相辅相成,很是能成就美好的前途呢。
“多少斤,快称!快称!”
“张兄莫慌,粮食摆在这儿,长不了腿。”
“哈哈,我看啊,这堆粮怕不要上二百斤。”
“二百斤不止,我看有二百四五十斤。”
“赵兄所言甚是。”
在刘源前方,一群海州当地的士绅已经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他身后的海州士绅中还能存得住气的,似乎就只有颜家、陈家等了。
他们家的闺女都已经送进了秦朗的府里,自是沉得住气。
“刘太守,请。”
要称重量了,刘源当上前旁观。
秦朗脸上笑的非常灿烂,有了这第一批粮食的丰收,那就意味着郁洲山岛又在自给自足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虽然这个自给自足只限于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但也是一大进步不是?
“大致二百五十斤上下,那可就是一石七斗了。如此一年两收,亩产已经近乎三石。此已是良田沃土。抛秧之法大有可为,秦公子造福于民,本官佩服。”
能打仗有秘法,现在还能种地革新,这样的人啊,那就是不出世的人杰,早晚要一飞冲天。
刘源听着不断报出的亩产数量,脸上的喜色已经不能遮掩了。
他也是做了多年亲民官的人,知道江淮之地的农事。
那差不多是以淮安为分界线,淮安淮河以北的地方,是收了小麦再种水稻,也能保持一年夏秋两收。虽然总产量上可能要比南面一年早晚两季稻的地方要少一些,可比北地已经好很多了。
现在郁洲山岛上刚刚垦出的田亩就能有二百五十斤左右的收成,那等养熟了之后,产量岂不要上两石?
而等到来年一年两收正常化了之后,郁洲山岛上的粮食产量岂会低了?
秦朗可与他早有约定,再等两年,他就会把岛上田亩悉数归入地籍,按国法交粮纳税,那他这个海州知州还会缺政绩吗?
偌大的郁洲山岛,不说开辟几百万亩良田了,几十万亩地总还是有的。只此一条,就能叫海州上上下下的官儿通通起飞升天去。
政绩会亮瞎所有人眼睛的。
当天晚上,一通盛饮,刘源心情大快之下喝的是伶仃大醉。可他在醉梦里都笑的极其香甜。
哪里知道这郁洲山岛上几万亩地里最为珍贵的东西根本就不是那百十亩的实验抛秧田,而是二百亩的优良种子。
“三石五斗啊,少爷,亩产至少上三石五斗。”
今天一直没怎么露面,带着儿子全力盯着这二百亩地的秦德,看到趁夜而来的秦朗时候,激动的说话都哆嗦了。
民以食为天。
秦德人生过了大半辈子,就从没听说过小麦亩产能有这么高的。自家公子爷真乃天命之人!
想来从一开始那批种子有神异,自家公子爷就是知道的。要不然怎么会安排他专门寻地方来种植呢?
不过这话他


相关章节: 第八十八章 张网以待第八十九章 受了惊的鸡鸭第九十章 不傲不骄,少年老成第九十一章 万两赏格第九十二章 徐弘基冷静了,徐允爵麻木了第九十四章 西港炮台第九十五章 两家太少了,再添一个第九十六章 夜里杀人第九十七章 太粗暴,太残暴第九十八章 你来我往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