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二百四十四章 开战

第二百四十四章 开战


推荐阅读: 丹血汗青神魔道:末世劫年明国万历余下的,只有噪音我打造了旧日支配者神话修道从赶尸开始战龙无双陈宁宋娉婷全能奶爸:开局双胞胎我的武功带光环朱翊钧(键盘战斗家)明国万历txt玄幻:开局太帅怎么办我家娘子是女帝

明崇祯十八年七月,清顺治二年七月,全天下的目光都汇聚到了金陵。
这一刻就连吴三桂跟李自成都也停下了手来。
老李虽然之前被打的很惨,貌似狼狈,但他终究是活着的。
而且阿济格的转变矛头也让他大大的喘过了一口气。等到吴三桂气势汹汹的杀来时候,他已经收拢了各部人马,照旧有十几万人, 再是士气低落,也不是吴三桂轻易能荡平的。
以至于多铎从襄阳转到武昌后,就再也不走了。坐镇荆楚,手握重兵,那就是为了防备老李,当然, 还有蜀地的张献忠。
张献忠的义子,张定国就领兵三万在夔门虎视眈眈呢。
可以说老李和老张纵然自身不想为朱明做任何的贡献, 可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大大牵制去了清军的一部分主力精锐。
吴三桂的四万人,多铎手里的几万人,这股力量合起来甚至比阿济格手中的大军还要强大。
……
尼堪、三顺王领着两万多兵马紧急火燎的赶到前线,沿途路过的铜陵、芜湖两地都没能让他们停歇半点脚步。
只要能一战拿下金陵,铜陵、芜湖的明军都只是癣疥之疾,不值一提。
而至此,阿济格手中握着四万清军主力,连同小三万左军陆师,以及上两万人的左军水师——其余的左军陆师和一部分明军叛军则留在了铜陵和芜湖看着明军呢。
明军这边则是三万秦朗军+两万京营+两万江上水师,后者是黄蜚部、郑鸿逵部和钟文廷部的总和兵力,说起来实力也是不弱。
再算上两边的随军民壮,一个个宣称自己是二十万大军,那都丝毫不见夸张。
秦朗的大营立在大胜关。
这个大胜关可不是神雕里头的那个大胜关,它本叫“大城港”, 为金陵城西南诸水注入长江之处,江流险厄。北宋在此设立巡简寨,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时在此处设置烽火台。元朝在大城港设立水驿,称“大城港镇”。
明末群雄争霸,当时实力更强的陈友谅进攻金陵,双方在金陵城西江边一线大战。最终陈友谅大败,因为潮落,船被搁浅,死者无数,丧失战舰数百艘,陈友谅乘坐小船方才逃脱。冯国胜率五路大军乘胜追击,又大败陈友谅于采石矶。于是陈友谅放弃太平,逃至江州。朱元璋军乘胜攻取了安庆,陈友谅的部将于光、欧普祥等都缴械投降。这一战使双方的陈强朱弱的对比形势,渐渐转为均势,为三年后的鄱阳湖决战奠定了基础。此后朱元璋改其地名为“大胜关”。有明一朝,大胜关为金陵城西南主要港市和军事重地。
秦朗在此驻扎,身后便是江心洲水师大营。
可谓是把自己全部的兵力通通给摆了出来。
就看阿济格怎么来破解了。
毕竟他们汇合了两万余八旗援军,一路上气势汹汹的杀到应天府,不可能瞬间转攻为守,等着秦朗来攻打他们啊。
可是大胜关的地形就明摆在那儿呢。
除沿江不足十里宽幅的平地外,再往内里延伸,虽然也是能通过的地方, 却已是山地。
秦朗军早就扎好了一个个小寨。
清军想要无声无息的绕过去几乎不可能。
而这还是明面上的布置, 暗地里有雷达在手的秦朗,早就把清军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
阿济格想要搞绕道偷袭包抄的把戏那是痴心妄想。
所以,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争霸江南的时候,为什么位居上游的陈友谅屡屡动兵都是以水军为主要战力?那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条长江横贯东西,这就决定了江南之战水上第一。
你没有在江面上取得绝对的优势,陆军兵锋再胜,那也是无根之源,难以持久。
尤其是你还没有把长江北岸之地彻底被收入囊中的情况下,就如当年的陈友谅,那就更依赖于水面力量了。
否则光是一个运输线被切断,那就是祸及全军存亡的大患。
阿济格敢长驱直入的直冲金陵而来,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张应祥的水师在铜陵大败黄郑,要不然清军不拿下铜陵,不拿下芜湖,他们怎么敢继续东


相关章节: 第二百三十九章 全面动员令第二百四十章 他们是怎么飞过来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又见火箭第二百四十二章 通通都依驸马第二百四十三章 千金难买早知道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怕死的真汉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非投金陵而投秦驸马第二百四十七章 鞑清忠良第二百四十八章 所有的罪孽,我李猛一人担着第二百四十九章 可惜鳌拜不在……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