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末扬旌 第286章 破局(上)

第286章 破局(上)


推荐阅读: 九十年代包租婆府都卖报人大师兄又跪了穿越八零多张床秦羽是主角的小说我的词条无限提升(敖景)最新秦羽(敖景)我的词条无限提升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砸锅卖铁去修仙终焉使徒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无限放映厅:开局播放奥创灭世

哈赤憨憨地道:“回皇上,我们的部落驻地就在涿郡北面,出了居庸关再往北行翻越燕山,大概两三天的路程就到了,咱们哈里部不大,但也不算小,五百多人呢。”
在场一众大臣不由暗撇嘴,还真是没见识的番外野民,五百人不小什么才叫小?还不及洛阳一个坊的人多。
高不凡则连忙这补充道:“皇上,哈里部的驻地在御夷镇一带,距离这里这里五六百里。”
杨广奇道:“御夷镇?这名字倒是有点耳熟,朕一时间倒是想不起来了。”
此时,大臣当中有一人站了出来,正是高不凡不认识的那张生面孔,年纪和宇文述相当,须发皆已花白,不过却精神奕奕,仪表堂堂,只见他朗声道:“皇上,臣倒是知道御夷镇的所在。”
杨广目光柔和地道:“那就请杨太仆替朕解惑了。”
高不凡心中一动,这位敢情就是太仆寺卿杨义臣了,看样子杨广十分信任此人,从眼神就看得出来。
只听杨义臣道:“御夷镇是北魏时期的称呼,属于北方九镇之一,是北魏为提防柔然人南下而专门增设的边镇,自从六镇暴动之后就荒废了,如今有奚人在那一带放牧,距离这里的确只有五六百里。”
杨广恍然道:“原来如此,朕倒是想起来了,还真有这么一处地方,如今是奚人在那一带放牧吗?”
高不凡连忙道:“是的,不过在北魏时期,御夷镇原也属于涿郡的辖下,事实上,哈里部就是北魏遗民,最开始只有几十人,全是原御夷镇守军的后代,北魏灭亡后,他们一直留在御夷镇一带游牧,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哈里部。”
萧皇后惊讶地道:“这么说哈里部原本也是汉人了?难怪汉话说得那么好。”
高不凡点头微笑道:“回皇后娘娘,的确如此,哈里部绝大部份人都会说汉话,不过近百年的游牧生活,哈里部早在御夷镇的草原上扎根了,和当地的奚人几乎无疑,说他们是奚人也不为过。”
萧皇后正容道:“话虽说如此,但他们身上终究流的是咱们汉人的血,怎能归为奚人一谈呢。”
杨广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又疑惑地问道:“哈里部的驻地既然在御夷镇,高牧监是如何遇上他们的?”
高不语笑道:“臣其实是沾了皇上您的光啊!”
杨广顿时来了兴趣,轻咦了一声道:“此话怎讲?”
高不凡面不改色道:“皇上封臣为涿郡牧监,还特准家父在涿郡开设马场,皇恩浩荡,臣和家父均铭感于内,无日不思报效朝廷,报效吾皇,是以臣上任后便四处走访适合养马的场地,以便及早养出更多更好的战供应朝廷朝廷大军,助皇上踏平高句丽,日前臣刚好走访至御夷镇,发现那里水草丰美,十分适合养马,便打算在那儿建马场,碰巧又遇上了在这一带游牧的哈里部,所以说,臣之所以能遇上哈里部,的确是沾了皇上您的光。”
杨广现在作梦都想踏平高句丽,闻言自是十分高兴,哈哈一笑道:“原来如此,若是我大隋的臣民都像高牧监一般与朕上下一心,何愁高句丽不平!”说完目光冷冷地一扫而过。
在场一众大臣都凛然垂下头,由于第一次东征高句丽失败,百万大军尽墨,极大地动摇了国本,再加上各地反隋义军的烽烟越烧越烈,所以朝中出现了不少反对二次东征的声音,这自然惹得杨广十分不快,前不久才借由头斩了几名上奏反对东征的官员,暂时用血腥手段把反对的声音镇压下去了。
此时殿内的气氛陡然变得紧张起来,萧皇后连忙打圆场,微笑道:“高牧监果然忠心可嘉,竟然跑到如此偏远的地方考察牧场,还给皇上带回了招纳了哈里部,带回来贡品。”
高不凡连忙谦虚道:“这并非是臣的功劳,那是皇上的英明仁德,教化有方,我大隋威加海内,自然四夷臣服,哈里部早就想向我大隋入贡了,只是苦于没人引荐,臣只是适逢其会罢了。”
来之前,高不凡便特意叮嘱哈赤和哈泥要表现得憨厚粗犷一些,因为这种形象反而更容易取信于人,哈氏兄弟也


相关章节: 第281章 阴险第282章 千里投奔第283章 出谋划策第284章 群情汹涌第285章 进贡第287章 破局(下)第288章 三子一女第289章 没必要第290章 小心第291章 果断加码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