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木匠王爷 第67章 王延羲疯狂敛财

第67章 王延羲疯狂敛财


推荐阅读: 我的马甲有点多九千剑帝阵破诸天剑上雪青梅竹马是女武神天使岛游戏林寻(声起于形)圣女请安分全文郑山(黑色墨汁)回到过去当富翁全文江帆(云罱)天天中奖最新txt镇国医圣河伯问道修仙从提示语开始

财。国库没有充足的金银钱财,自己也就没有资本享受生活。为了满足自己豪华的皇帝生活,必须重新启动国计使制度。
于是,南安人陈匡范成为继薛文杰之后,闽国的又一位知名国计使。国计使表面上看起来油水肥差、大权在握,实际上不是个好差事。有前面薛文杰的前车之鉴,陈匡范对这份工作的把握度很难拿捏。
既要疯狂、迅速的帮助王延羲扩充国库收入、增加皇帝的个人钱财,又要不得罪闽国的军民百姓,确实有些难办。左思右顾之下,陈匡范决定采取成倍增加商业税收的方法,来帮助王延羲增加收入。
商业税收原本就是商人必须要缴纳的费用,现在只是国家有困难,要求商人体谅国家的困难,帮助国家渡过难关,该交一金的交两金,该交十金的交二十金,名正言顺地收取钱财,无论如何比薛文杰的敲诈勒索手段来得光明正大。
陈匡范的这一敛财方法,得到了王延羲的认可和赞赏。得意之下,陈匡范甚至向王延羲承诺:他可以保证每天有一万金的收入给到王延羲。王延羲对于陈匡范这种挖空心思为他排忧解难的“忠臣”,十分欣赏。他立即擢升陈匡范为礼部侍郎,在大宴群臣的酒席上,多次表扬陈匡范:“明珠美玉,求之可得,如匡范人中宝,不易得!”
王延羲把陈匡范当做闽国的救世之臣,那陈匡范的这一增加商业税方案到底能不能实施呢?但大话已经说出去,又不能在王延羲面前反悔,陈匡范只得硬着头皮实施他的敛财方案。虽然闽国商界对此怨声一片,但是大部分商人还是肯缴纳税金。其实问题并不在于商人肯不肯缴纳翻倍的税金,而是闽国的商业并不是很发达。既使大家都愿意缴
纳翻倍的税金,也无法达到陈匡范所承诺的日进万金。
因为闽国也就那么多商人,就算把他们都压榨干了,也凑不齐日进万金!于是难题被抛到了陈匡范身上,陈匡范已经骑虎难下。但他如果去和王延羲解释说,日进万金是自己头脑发昏的胡言乱语,那么多半陈匡范要掉脑袋!
苦思冥想之后,陈匡范决定采取常规的处理方法,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先把政府部门的日常经费挪用,放到进献王延羲的国库收入中。至于各部门的日常经费,就只能靠以后的商业税收来弥补。
陈匡范的拆东墙补西墙方法,固然西墙被补好了,但东墙却补不上了。因为总收入有限,不够修补所用。长期以往,露馅是必然的。陈匡范为此忧心重重,居然忧郁得病而亡。对于陈匡范之死,王延羲的理解是,他应该是工作劳累而死。这样的劳模典范自然要大加赏赐,王延羲于是用极其隆重的礼仪安葬了陈匡范。
不久之后,闽国各政府部门把陈匡范挪用经费的事向王延羲汇报之后,王延羲怒不可遏。受到了欺骗愚弄的王延羲,决定严惩陈匡范。即使死了也不让他好过,王延羲下令将陈匡范开棺断尸,投入河中。
陈匡范死了,但国计使职务不能无人担当。闽国的国计使已经成了一个十分烫手的山芋,众人都不敢主动去坐这个光鲜耀眼又危机四伏的座位!没人主动应聘,那就搞抓壮丁的方式。黄绍颇被王延羲以壮丁方式抓到福州,担任国计使之职。
黄绍颇为人深计多谋,从性格上看,比较适合担任国计使的职务。有了两位前任惨痛的教训,黄绍颇自然要格外小心谨慎地伺候王延羲。但是再怎么小心谨慎,也得想招帮助王延羲搜刮钱财,否则脑袋难保。黄绍颇所提供的敛财方法也不新鲜,就是之前王继鹏所热衷的出售官职收钱。
那些想要做官的人,只要不是功绩荫庇补官的,拿钱给官,买卖交易,官职大小要看交钱的多少,从百缗直到千缗,每个官职都有它的明码标价,公平买卖、一切遵崇自愿原则,决不强求!王延羲却是非常满意,既得到了大量的钱财,又没有激怒闽国的军民百姓,何乐而不为?
黄绍颇运气不错,总算在国计使的烫手座位上暂时坐稳了屁股。而王延羲在敛财成功后,开始变得狂


相关章节: 第62章 闽国发生大叛乱第63章 王延羲闽国夺位第64章 王延政救助吴越第65章 吴越国出兵建州第66章 吴越军兵败建州第68章 王延羲兄弟再斗第69章 王延政建立殷国第70章 南唐闽国闹翻脸第71章 王延羲福州被杀第72章 朱文进攻打泉州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