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木匠王爷 第79章 南唐再度攻建州

第79章 南唐再度攻建州


推荐阅读: 我的马甲有点多九千剑帝阵破诸天剑上雪青梅竹马是女武神天使岛游戏林寻(声起于形)圣女请安分全文郑山(黑色墨汁)回到过去当富翁全文江帆(云罱)天天中奖最新txt镇国医圣河伯问道修仙从提示语开始

的大兵压境,王延政显得胸有成竹、淡定自若。一方面,王延政早已要求福州调派一万五千名精锐将士增援建州城,另一方面,王延政派遣建州名将陈望率领数万建州精锐将士出城迎敌,拒南唐军于国门之外。
对于王延政的这两手安排,看来十分有效。福州城迅速向建州派出援军,陈望的建州军在阻击南唐军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名将众多的建州军中,陈望的知名度虽然并比上不陈诲、林仁肇等人,但也是一位经验丰富、久经沙场的将领。
何敬洙、祖全恩、姚凤率领的南唐援军,进入建州境内,很快同查文徽的军队会师,从崇安进军抵达赤岭。陈望闻讯,立即率兵驻扎在赤石以南的建阳溪。他在建阳溪南岸,安营扎寨、修筑防御工事,严阵以待,阻挡了南唐军队进军建州的去路。
陈望选择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地形,采取了一个实用有效的战术。如果南唐军主动进攻,陈望就会选择南唐军涉水半渡建阳溪的时侯发动攻击。如果南唐军按兵不动,那么他也按兵不动,直至把南唐军耗走退兵为止。
因为陈望很清楚,以自己的那点兵力,要想正面彻底打退南唐军队,难度实在太大。但是好在占据了一个有利地形,采取以静制动的战术策略,打消耗持久战。南唐军队毕竟远道而来,军队粮草消耗十分严重,只要自己能在建阳溪南岸坚守三、五个月,估计南唐军队就得走人。陈望的这一战术相当高明,搞得南唐军队相当难受。
何敬洙、祖全恩、姚凤毕竟是武将出身,论沙场作战经验,明显强于查文徽、臧循等文人。他们自然能看出陈望的战术意图,所以他们也采取了按兵不动的策略。于是,赤岭附近的战场局势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南唐和闽国军队隔水相峙,双方都按兵不动、互相观望,都等着局势的突然变化。
经过半个多月
的隔岸对峙,局面仍然没有任何变化。这种局面对于闽国来说,是绝对有利的。只要陈望再坚持两、三个月,南唐军队可能就要主动后撤。在这关键时刻,局势突发变故。
闽国军队的主帅虽然是陈望,却不是陈望一个人说了算,因为军队中间还有一位王延政安排的监军。自从朱文进和连重遇发动兵变之后,王延政也变得疑神疑鬼,即使建州本土将领陈望出战,王延政也不太放心,还是安排了一位心腹亲信当监军,主要任务就是监督陈望。
当然,王延政要派监军也无可厚非,监军的工作也就是监督下陈望平时的言行举止,不要真的出现意外情况。但是王延政派遣的这位监军很有问题,居然是建州百姓人人恨之入骨的杨思恭。杨思恭对闽国的巨大危害,一直在持续着。
王延政时期,潘承佑和杨思恭是王延政的两大心腹重臣。两个人正好是一正一反,一个是正直贤明的潘承佑,一个则是奸佞狡诈的杨思恭。但是正直贤明的潘承佑被王延政打发回家了,而奸佞狡诈的杨思恭却被王延政无比信任,委以军国大事。
原本杨思恭的危害主要是在国内,他以帮助王延政扩充国库的名义从平民百姓身上搜刮钱财,搞得殷国上下对其无不深恶痛绝。杨思恭还不满足于在国内的危害,他决心把他的巨大能量延伸到闽国军队中。
作为军队的监军,杨思恭除了监督陈望的动态之外,还打算干预下军队的作战指挥,显示他在军事作战方面的才华。面对目前两军隔河对峙的局面,杨思恭觉得对面的南唐军的表现实在过于怯懦,所以闽国军队应该主动出击。
于是,杨思恭趾高气扬地找到主帅陈望,要求陈望立即率兵渡河,攻击对岸的南唐军队。对于这个监军,陈望没有任何好感。但他毕竟是皇帝王延政钦点的监军,只要杨思恭不插手指挥作战,陈望也不想得罪他。
杨思恭目前的要求,已经超越了他监军的职责范围,属于越权干预军事指挥。而且他提的完全是不合理的要求,陈望自然不能轻易答应。陈望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他的背后就是建州城,建州城中有闽国的皇帝


相关章节: 第74章 钱弘佐继任国王第75章 吴越内牙军争斗第76章 钱弘佐拒绝救援第77章 南唐兵败建州城第78章 王延政继任闽王第80章 王延政后院起火第81章 李仁达控制福州第82章 卓严明被刺身亡第83章 南唐军灭亡闽国第84章 李仁达进攻泉州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