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疯皇 468 科举也需要发展

468 科举也需要发展


推荐阅读: 某美漫的超级玩家这个箭神有亿点强拯救宇智波从做族长开始诡秘:从天使开始的超凡之路异邦人战记九龙归墟明月明年极品捡漏王不会有人觉着师尊才十岁吧?重生:火热1990超品武战星空

春去秋来又一年,这一年又是个科举年。
泰昌对科举还是很重视的,因为这年头科举就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
可以说,科举的发展就是大明今后发展的关键所在。
他这话一出,所有朝堂重臣又懵了。
大家都知道皇上经常语出惊人,特别是召集大家议事的时候,每每都会让人目瞪口呆。
这次, 果然又来了。
文华殿议事堂中,一众朝堂重臣着实又懵了。
这科举还发展?
他们倒不是认为科举跟大明今后的发展没关系,他们主要是震惊于皇上把发展二字用在科举上。
科举这么严谨的事还能变来变去的吗?
如果科举的规矩老是变来变去,读书人不疯了!
众人愣了好一阵,内阁首辅徐光启这才干咳一声,随即小心的问道:“皇上, 微臣没有听错吧,您说这科举也需要发展?”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是啊, 这科举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发展。”
您别这样啊!
什么时代的潮流?
什么不断发展?
这么搞, 读书人受不了啊!
徐光启小心的提醒道:“皇上,读书人十年寒窗甚至几十年苦读差不多都是根据科举的规矩来的啊,这科举要按您说的,还得不断发展,老是变来变去,读书人怕是会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啊!”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大明都在飞速发展,科举要是一成不变,怎么适应这发展的需要?
泰昌想了想,随即问道:“你知道朕为什么规定藩属国只学《四书五经》,只考文科科举吗?”
这个?
徐光启闻言,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新金陵城举办庆典的时候他也在,《大明藩属国律例》里面规定了一些什么他自然清楚的很。
关于藩属国的科举,当初他以为皇上是怕人家学不来理科,所以规定藩属国只需学《四书五经》,只需考文科便成。
现在看来, 压根就不是这么回事。
皇上是不希望藩属国学理科或者说钻研理科!
他皱眉沉思了好一阵,这才恍然道:“皇上,您的意思,他们只需要墨守成规便成?”
泰昌微微点头道:“是啊,他们只需墨守成规便成,你想想,如果他们学了理科,发展起来了,然后瞎折腾,大明岂不是麻烦大了?”
众人闻言,无不露出钦佩之色。
皇上还真是深谋远虑啊!
徐光启亦是满脸钦佩道:“皇上英明,他们如果瞎折腾,大明的确会有大麻烦。”
这不就对了吗?
泰昌细细的道:“现在你们明白发展二字的重要性了吧?
大明如果不发展技术,怎么会有如此先进的火枪、火炮和战舰?
如果我们没有如此先进的火枪、火炮和战舰,能灭了东瀛吗,能把荷兰人赶出南洋吗?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发展及时,建奴都够我们头疼的了!
现在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大明的疆域正在不断扩大,大明的技术也正在迅猛发展,甚至,就连大明老百姓过的日子都与以往大不相同了,我们的科举制度能一成不变吗?
如果我们不开设理科,武备城那么多工厂谁管,商部那么大的生意几个人会做,农部又有几个人来推广红薯土豆橡胶等等的种植,又有几个人来推广双季稻?
如果我们不分文理双科取这么多进士,大明新开的疆域谁来管理?
现在很多新开行省的知县还都是举人呢。
如果大明疆域再扩展下去,举人都不够用了怎么办,难道我们让秀才去当知县吗?
你们也知道这样不行,所以及时提高举人的录取人数,来适应大明疆域扩展的需要。
这其实是一个道理。
科举就要随着大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如果我们墨守成规,不及时改变科举规则,为大明选取又或者造就合适的人才,大明又怎么不断发展下去呢?
难道,不断倒退着发展吗?“
呃,这话说的。
徐光启尴尬的道:“皇上,微臣只是担心这科举的规矩变来变


相关章节: 463 朕带你们去东洋464 第一次出宫远游465 鱼能比人还大466 探索极北之地467 穿越白令海峡469 又是个奇葩考题470 贡院都拆了重建471 又发现一个天才471 又发现一个天才472 一本被忽略了的名著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