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孝与不孝生死绕 人物性格随境变

人物性格随境变


推荐阅读: 综武世界的宋青书末土之旅系统迟到五年,开局镇灭圣地直播手艺大师医者无双全球抽卡后我被迫欧皇了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让你代管新兵连,竟练成特种部队了?小单位种族对决:开局抽到华夏龙族蓝灵沐神特编第一作战连

上世纪最后一年的金秋十月,出于提升公安文学的创作力度,公安部宣传局与中国鲁迅文学院,联袂举办了”首届全国公安文学作家培训班”。我有幸成为32名学员中的一员。
”鲁院”在安排著名作家授课的同时,也组织师生间的互动。有次我提了一个问题:”为何老是强调小说中的人物行为,必须与人物性格相符?”老师沉吟片刻,说:”就我看来,小说人物活与不活,其实掌握在每个读者的世界观里。”
当年老师的这个回答,语焉不详到让我有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感。前些日子,我又认真细致地重温了一遍《三国演义》,恍然觉得那个老师之答,精妙!
大家知道,活跃在《三国演义》中的袁绍、曹操、刘备、吕布等人物,他们说走就走、说打就打、说反就反、说叛就叛、说杀就杀,性格上的”无厘头“,简直无以复加。比如曹操,性格多疑,但在听到袁绍谋士许攸来降,竟然跣足出迎,毫不犹豫采用其计;赤璧之战前夕,曹操看罢蒋干所呈那封书信,未究真假,二话不说,即令处斩具有通敌之嫌的蔡瑁、张允两将。如果按照小说人物性格、行为相符之说,疑心病极重的曹操,说什么也要验证一番,但他却对许攸”无问东西”、对蔡、张”手起刀落”。这,符合人物性格逻辑吗?
蔡瑁、张允遭遇斩首的时间极短,短到曹操突然觉得信件蹊跷,急欲收回命令时,蔡、张业已断气。曹操之变,大有“翻脸比翻书还快”之味。相比仅误杀两将的曹操,东汉遗老王允,则因其性情转换得太快,而导致数十万生灵遭遇涂炭!
王允早年事奉汉灵帝刘宏。刘宏驾崩后,事奉汉少帝刘辩。董卓擅立汉献帝刘协,他又事奉刘协,可谓”三朝”元老。身为东汉遗老,王允十分痛恨董卓,但他没像丁原、袁绍等人那样,当面顶撞董卓。王允的不露声色,使他有了左右逢源的资本。比如董卓首次提出废、立皇帝那次,座中丁原、卢植等军阀当场起身反对。董卓大怒,拔剑欲砍丁原、卢植。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王允出面调和:”废立之事,不可酒后商议,还是另日再议为妥。”因于这个提议,不损任何一方面子,故尔得到赴宴官员们的一致同意。
虽然那次火拼危机得以化解,但之后董卓还是通过策反吕布、杀了丁原之策,擅立刘协。这以后,为了除去忤逆董卓,发生过曹操行刺董卓露馅,刘备、关羽、张飞”三英战吕布”欲除董卓等事件。但因有义子吕布护佑,故董卓每次皆能化险为夷。
王允终于明白,对付董卓,只能智取,不能强攻。摸清董卓、吕布的软肋后,王允回到家中,”叩头便拜”貂蝉,”泪如泉涌”明志,直让作为义女的貂蝉,要想不参于铲除董卓都难。
王允借助貂蝉”送吕布以秋波,献董卓以媚眼”的表演,成功地除掉了董卓,并因此获得汉献帝刘协的肯定及官员们的赞扬,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事实型宰相”。但就是这个在铲除董卓过程中,能够运筹帷幄的人,掌握大权后,竟然走出了让小说家们看来,根本不符合人物性格发展逻辑的两步臭棋。
一是毒杀大名鼎鼎的蔡邕。因于感念董卓聘请自己入朝从事《后汉史》的编纂工作,蔡邕前去哭祭暴尸街头的董单。获悉此情,王允勃然大怒,不管蔡邕”宁受司马迁之形,以便纂完'后汉史'”的恳求,先是将其下狱,继而予以毒杀;二是对董卓部属处置不当。董卓死后,早先被董卓派去攻打关东的将领如李傕、郭汜等,均向朝廷提出归顺之意,但王允严令:凡属董卓追随者、凉州籍者,皆杀!面对如此酷令,李傕、郭汜等将领,准备化装成平民,逃回凉州。
偏编老天让凉州出了个智囊型人物贾诩。同样面临濒死状态的贾诩,唆使李傕、郭氾:”你们想逃回老家过太平日子,想法不错,但路上遇到一个小小亭长,就可以要了你们的命。既然横竖是死,为何不乘着尚掌兵马的机会,拼搏一番?成,救�


相关章节: 不爱江山爱美人孰先孰后竞风流玩火自焚蕴因果重情厚谊擅外交叔侄相克有隐情昏馈灵帝毁江山路人皆知非笨蛋善良暴戾阴阳面放浪形骸浊浪高劣质谋士酿祸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