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孝与不孝生死绕 三国时期龙虎狗

三国时期龙虎狗


推荐阅读: 综武世界的宋青书末土之旅系统迟到五年,开局镇灭圣地直播手艺大师医者无双全球抽卡后我被迫欧皇了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让你代管新兵连,竟练成特种部队了?小单位种族对决:开局抽到华夏龙族蓝灵沐神特编第一作战连

中国近代,出了两个非常有名的家族,一家姓宋,一家姓周。宋家出名于三姐妹,即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周家出名于三兄弟,即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无论是宋氏三姐妹,还是周家三兄弟,因于信仰不同、追求不同、志趣不同,都曾有过不相往来或短期为敌的经历。今天既不讲宋氏三姐妹,也不讲周家三兄弟,只讲三国时期的诸葛三兄弟,即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
有人提醒:"排名顺序弄错了。诸葛瑾是长子,应该位列诸葛亮之前。"
又有人说:"把关系弄错了,诸葛诞只是诸葛瑾和诸葛亮的堂弟,不能相提并论为兄弟。"
说句实在话,上述提醒,都有道理。不过之所以如此排序、如此"拉郎配",原因就是为了撰写这篇文章。
历史上,有人把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喻为"龙虎狗"一一诸葛亮事奉蜀汉,官至丞相,是龙;诸葛瑾事奉东吴,官至大将军,是虎;诸葛诞事奉曹魏,官至镇东大将军,是狗。这个比喻对应他们所创成就,所担官职,非常恰当。至于为何要把诸葛诞比喻为狗,原因有二:一是顺应罗贯中的拥刘贬曹观念;二是诸葛诞的变化无常,总令人猝不及防。
公元207年,刘备谋士徐庶因老母被曹操当作人质,不得已前往曹营。行前,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为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刘备"三顾茅庐",至诚之心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遂向刘备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凭借这一策略,一直处于东奔西逃、寄人篱下的刘备,迅速崛起,最终取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版图。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任丞相。
诸葛亮在其一生中,以智著称。脍炙人口的"空城计"、"草船借箭"、"七擒七纵孟获"等计谋及战略,均出自他手。他为创建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诸葛亮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还亲自发明了适合蜀地山路运输的木牛流马、可以十矢俱发的连弩等"民用、军工"产品。公元234年,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谢世于时下宝鸡五丈原。历代以来,诸葛亮既有"政治家、军事家"之喻,又有"忠臣楷模、智慧化身"之称。
东汉末年,诸葛瑾为避战乱,举家迁到江东。隐居期间,偶遇东吴谋士鲁肃。鲁肃十分赏识他的才学,与其结为好友,并引荐他与孙权的女婿弘咨相识。公元200年,弘咨将诸葛瑾荐给孙权,于是诸葛瑾正式成为孙权帐下一员。
诸葛瑾胸怀宽广,温厚诚信。他因脸型狭长如驴,曾被孙权当着群臣面作弄,诸葛瑾对此一笑了之。这就是"诸葛子瑜之驴"的出典。虽然诸葛瑾系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但孙权极为信任他,不是派他出使蜀汉讨还荆州,就是带他跟随自己一起讨伐关羽,更是全权委托诸葛瑾前往蜀汉议和,以缓解东吴与蜀汉的紧张关系。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领豫州牧。
诸葛瑾虽然官至大将军,但他平易近人,对属下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特别是军事谋略上的建议,能够虚心采纳。他在东吴连续两次讨伐曹魏的战争中,建树颇丰。公元241年,诸葛瑾病故,获年68岁。诸葛瑾生前对《毛诗》、《尚书》及《左氏春秋》的研究,几达倒背如流程度。
相对诸葛亮和诸葛瑾而言,出生于公元213年的诸葛诞,无疑是个小弟。诸葛诞的仕途腾达,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所得。官至镇东大将军一职后,驻守寿春的诸葛诞,突然有了"高处不胜寒"的恐惧,感觉自己正在重蹈前任毋丘俭被司马家族翦除的覆辙。为此,他开始笼络人心,倾尽家财,赈济百姓。同时厚养归附于他的名士及扬州侠客数千人,作为保全自己和家人的亲信力量。
公元256年,诸葛诞得知东吴有可能进攻他所管辖的防地,即向司马昭提出要求:派兵十万助守寿春,同时下拨巨款加固沿淮一线防御工事。司马昭从诸葛诞的"狮子大开口"中,嗅出他有蓄力自保之意


相关章节: 心比天高命如纸妙手回春亦有憾祸福相依堪唏嘘牢骚满腹必断肠曹操和他儿子们法正不死无三国假仁真奸最是坏纸上谈兵尤可哀老当益壮代名词历史就像揉面团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