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孝与不孝生死绕 沉默无声一良将

沉默无声一良将


推荐阅读: 综武世界的宋青书末土之旅系统迟到五年,开局镇灭圣地直播手艺大师医者无双全球抽卡后我被迫欧皇了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让你代管新兵连,竟练成特种部队了?小单位种族对决:开局抽到华夏龙族蓝灵沐神特编第一作战连

回溯曹魏历史,忠诚于曹操的诸多猛将中,有一个名叫乐进的大将。然而奇怪的是,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却是不多。也许有人会问:对于一个战功卓著的将军,报以如此惜字如金的态度,该不是一种历史的沉默?
乐进,出生年月不详,字文谦,阳平郡卫侯国,即时下河南省清丰县人。有一子,名乐綝。
乐进其貌不扬,这与他的叱咤风云的武将形象,挂不上号。乐进的这一缺陷,主要体现在他的身高上。虽然他的身高,不可能矮于日后因武松杀嫂而闻名的武大郎,但因难以在史书上找到有关乐进的具体身材记载,故而也就有了如此那般被人猜测的结局。
但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到让读者费神思量程度的男人,却在曹操出道初期,因为胆烈过人,成为曹操股肱式的人物,为帐下吏。公元190年,曹操在进击董卓时受挫。不甘失败的曹操图谋卷土重来,便嘱乐进返回属地东郡募兵。其时曹操势弱,当地青壮年不大看好他的前景,因此少有人依附。乐进就以串东家、访西家的方式,不厌其烦地上门宣传,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他募到了千余人。当他带着这股新的有生力量与曹操会合后,高兴不已的曹操,升任乐进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这之后到官渡之战开打这段岁月,有关乐进的战功记载,多缀一个"从"字,具体而言,便是"从击吕布于濮阳、从征张绣于安众、从围吕布于下邳、从攻刘备于小沛"等,这个"从"字,作"副"或"第二、第三"解,意思是说,乐进在参加这些战役期间,所起的作用多属次要,而非主要。
公元200年,袁绍兴兵攻击曹操,双方对峙于一个名叫官渡的地方。按照大克小、强制弱原理的预判,这场战役,因于双方实力过份悬殊,曹操落败已成定局。不过随着袁绍谋士许攸的反叛,致胜的天平竟然转到了曹操一边。
决定官渡之战胜负的关键一战,在于"火烧乌巢"。乌巢是袁绍大军的屯粮处,守将乃是东汉末年东汉政权的八校尉之一淳于琼。说句实在话,此次偷袭乌巢,乐进的角色,又是"从",只是在搏弈过程中,淳于琼被乐进给斩了,从而让乐进的"武功"有了质的飞跃。不过,《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却无视乐进的这一功绩,弄了个曹军"俘虏淳于琼"的情节,如此削弱乐进的作用,可能是为了让人高马大的淳于琼,不致于过度难堪吧?
公元204年,乐进又是"从击袁绍之子袁谭、袁尚兄弟于黎阳"。交战中,乐进将袁军大将严敬斩于阵前。这次罗贯中不再搞"俘虏严敬"的情节了。私下揣摸,乐进这次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斩了严敬,如果再炒类似淳于琼的"冷饭",恐被读者骂死。
鉴于乐进功勋卓著,公元206年,曹操上表汉献帝,称赞乐进及于禁、张辽:"武力强大,计谋周全,品性忠正,操守高洁,每次征战,身先士卒,勇猛顽强,无坚不摧;亲自擂动战鼓,忘了疲倦。他们单独领兵征讨,统率全写,抚慰将士,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临敌决策,没有失误。论功记职,应该给予显要荣宠。"汉献帝刘协遂封乐进为折冲将军。
公元214年七月,乐进又是"从征孙权"。同年十月,击退孙权的曹操返回邺城,留下乐进、张辽、李典屯守合肥。期间乐进获得假节,并增邑五百,加上先前之邑,合计一千二百户。张辽假节的时间为209年,乐进的假节时间,明显滞后于张辽。据史志《温恢传》、《李典传》记载,曹魏在江淮地区的公务活动中,乐进名列张辽之后。
公元215年八月,孙权趁曹操用兵汉中之际,亲率十万兵马再攻合肥。对于孙权此举,曹操早有防备,他在出征汉中军阀张鲁前,派护军薛悌送函到合肥,信札外写"贼至乃发"四字,译成白话文便是"东吴大军到时再打开此信"。
不久,孙权率军围压合肥,张辽等便打开曹操之函,只见里面全文是:"若孙权大i军来到,张辽、李典出城迎战,乐进守护不得出战。"曹操的如此“锦囊妙计",让张辽、李典、乐进等感到疑惑


相关章节: 斡旋高手是孙乾屈指可数一良将外强中干纸老虎三国鼎立始与灭狭路相逢勇者胜放荡不羁叙简雍亲人蒙难痛无奈狼心狗肺是李儒吼骂亦可致人死神人难分侃左慈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