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孝与不孝生死绕 挪移乾坤应合规

挪移乾坤应合规


推荐阅读: 综武世界的宋青书末土之旅系统迟到五年,开局镇灭圣地直播手艺大师医者无双全球抽卡后我被迫欧皇了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让你代管新兵连,竟练成特种部队了?小单位种族对决:开局抽到华夏龙族蓝灵沐神特编第一作战连

时下流行于民间的那段三国历史,大多数人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蓝本。只要提起三国时期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就会搬出《三国演义》描述的情节证明。不过这些人错了,错就错在他们潜意识地把《三国演义》当作了历史。
其实《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不是史志,但它为何能够力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呢?关键在于罗贯中采取"事后诸葛亮"的方式,大量引用《三国志》素材,从而达到了"后来者居上"的效果一一我所熟悉的一个年轻小伙,为了维护《三国演义》就是史志这一观点,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他人争论不休。
也是难怪那个小伙,因为罗贯中确实是个乾坤大挪移的高手,他用通俗易懂、趣味横生、老少咸宜的叙事方式,轻易湮没了佶屈聱牙的《三国志》。
但如此一来,津津乐道于人们口中的三国历史,也就成为"涂脂抹粉"的历史了。那么罗贯中在其《三国演义》中,究竟挪移了多少"乾坤"呢?对于这个问题,即便是那些研究三国史的专家,也一定难以答全。但不能答全,不等于不能答个大概。现将《三国演义》中几个明显的挪移情节公示如下,以飨读者。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纯属虚构。十万支箭,二十只船,每条船分载五千支,每支箭250克,加上驭船军士,一条船至少承受三千斤,如此重量,不沉才怪!正史上有过扁舟借箭的记载,主角是孙权。孙权为观察对岸曹军部署,轻舟一帆过去。曹军射箭,舟因一侧负重太多倾斜,孙权嘱令将舟转身,很快复归平衡。
火烧博望坡这事,其实是刘备兄弟仨干的,与诸葛亮没有半毛关系。自从桃园三结义之后,刘备开始驰聘沙场,但他很少打过胜仗,好不容易在博望坡扬眉吐气一回,却被罗贯中嫁接到诸葛亮头上。正史表明:刘备火烧博望坡时,还是毛头小伙的诸葛亮,尚在隆中那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五年后方才出山。
三英战吕布,可谓是《三国演义》中彰显吕布武功高强最为出彩的一个桥段。吕布以一敌三,勇不可当,最后虚晃一招,轻松脱身。事实上三英战吕布根本没有发生过,当时刘关张兄弟仨依附公孙瓒,而公孙瓒压根没有参加过讨伐董卓的行动,真正与吕布对打者,乃是孙坚,也就是孙策、孙权的父亲。三国历史上敢于单挑吕布的,也就只有孙坚。
著名的空城计,有两演员,一是诸葛亮,二是司马懿。诸葛亮亲自率军北伐,这点不容置疑。疑点在于司马懿,作为辅佐魏明帝曹睿的四大重臣之一,一直居住洛阳的他,在没有掌握孙悟空翻跟斗技巧之前,安能出现在千里之外的街亭?真正取胜街亭的曹魏将军,名叫张郃,而正史上,张郃根本没有与诸葛亮演过关于"空城"的对手戏。
《三国演义》中的"单刀赴会",彰显了关羽大无畏加大智慧的英雄豪气,其实这是张冠李戴。事实上,单刀赴会的主角,为东吴都督鲁肃。出于讨还荆州,鲁肃仅带几个随从,亲赴与关羽约定的见面地点。面对鲁肃所提的要求,作不了主的关羽王顾左右而言他,鲁肃穷追不舍,弄得关羽尴尬万分,只得丢下"下次再说"一语,带着大队人马匆匆告辞。
罗贯中似乎特别看好关羽,他不仅把"单刀赴会"豪气冠予关羽,而且移花接木,将华雄送到关羽的偃月刀下,"温酒斩华雄"五字中的"温酒"两字,衬托了关羽的武艺高强。但真实的历史是:"酸枣会盟"之后,只有袁术手下的猛将孙坚和曹操所部前往洛阳讨伐董卓。董卓遣派徐荣迎拒孙坚,孙坚大败而退,收集力量后于莅年复攻。董卓又派大将胡轸、吕布、华雄等围攻孙坚。因吕布不服主帅胡轸指挥,故意捣乱,导致董军自相惊恐,士卒散乱。孙坚乘机发兵追击,在追击途中,慌不择路的华雄,被孙坚部下几个跷兵合力斩杀。
正史上没有"气死周瑜"一事。假如周瑜能够回生的话,看了罗贯中如此埋汰自己,倒有可能会被气死。正史记载,周瑜是个气度恢弘之人,否则苏轼怎会在《


相关章节: 假作真时真亦假为官论道称天师内心蕴善难胜奸两面三叨是谯周东吴大壮仅徐盛人生赢家归吕岱人见人拥拜于吉子不系父见董允涂脂抹粉郭皇后谨慎务实赞顾雍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