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经无敌了 第二百四十四 走快些进去

第二百四十四 走快些进去


推荐阅读: 诡异世界:开局扮演宇智波斑问剑铸道暗面:骨族俺宝玉在清朝当大官诸天:从拯救末世开始诡异大世界封神:我纣王赶尸,被女娲曝光了洪荒:隐藏万古的我被曝光了从原始部落开始打造最强文明吾欲破天灭神魔十二幻想曲之魔幻都市幽冥盗墓笔记

“高手?真是笑死,想我行走江湖四十几年,死在我手上的高手也算是不计其数,只是一群穿了盔甲只会劈砍的老油子而已,没什么好怕的。”
秦沙听了田二满是不屑的回答后无奈的直摇头。
还只会劈砍的老油子,单单是有盔甲这一条就已经有很大威慑力了。
所谓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
在冷兵器时代,刀枪剑戟是人类共用的武器,从大唐到中亚、阿拉伯,再到欧洲,冷兵器的形制其实变化并不大。
从有历史记载开始,长矛兵、弓箭手、盾牌手是步兵主力,骑兵也使用这些武器。而在武器之外,人类冷兵器战争的另一个主角就是铠甲。
铠甲,也被称为盔甲、甲胄是用皮、木、金属,甚至纸张制作而成的,在战斗中保护人体减少武器伤害的服装。盔甲的历史有上万年,在新石器晚期已经有了木质、骨质、皮质的盔甲,一直到100多年前,人类才在战场上正式脱掉这层厚重的保护。
盔甲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特别的装备,尤其被政府看重,在法律中严令禁止制造和私藏,俗话说道:“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
意思是一个平头百姓如果私藏铠甲,一副铠甲的罪名是私藏硬弩的三倍,如果是三幅铠甲,那么立即判死刑。
在古代,对于兵器的限制时松时紧,秦朝曾收六国兵器铸成“金人”立在咸阳,民间不许私藏兵器。
而汉代以后,百姓家中藏有刀剑是比较常见的,只有硬弓、弩和盔甲被禁止。
古代之所以不禁止武器,首先是因为汉族比较尚武,舞枪弄棒是民间习惯,尤其在农村和乡镇地区,都是乡勇组织保护当地安全,没武器怎么能行?而且当时交通不便,一些出远门的人要成群结伴,带刀枪弓箭,可以防豺狼虎豹和歹徒。
民间造刀、藏刀、佩刀都是被允许的,但是带刀招摇过市,在汉代以后有明文规定禁止。
在乡野之外,古代的大城市里不许带刀,入城的时候会有禁军检查武器。但是在这一规定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往往不够彻底,各种史籍中都有带刀过市,当街杀人的情节。
古代王朝里以宋代禁武最轻,朝廷不禁兵器,铁匠们也会开放式作业,摆出各种武器售卖,官府习以为常。
其实别看一把刀就能伤人,但是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很有限。
一个人带着武器犯下伤人罪,官府来捉拿的时候很容易抓住,弓箭一射,长矛一围,一般人只能束手就擒。冷兵器时代,人多确实力量大。
但是盔甲的存在,就能打破这种力量平衡。如果犯人穿了盔甲,官府的执法成本就会成倍增长,因为穿甲人的战斗力是倍数增长的。
一副保养良好的铁甲,一般的弓箭很难射穿,刀矛也扎不透。一个穿甲的成年男子,带着长矛和弓箭,能轻易对抗数个不穿甲的对手。
要是三五个穿甲胄,带武器的人一起行动,基本就能让当地的巡捕、衙役和民兵手足无措,只能找正规军来剿灭。
所以在古代,拿兵器可能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私藏甲胄就会治罪,一般判处徒刑,三件以上的甲胄在唐代就是死罪。
别小看这三件甲胄,它出现在一般百姓家里的几率非常低,因为盔甲这种东西在古代世界算得上是奢侈品。
在整个古代世界,盔甲都是军人身上最贵重的装备,其价值一般在一个农民家庭年收入的几倍以上。
而且李二当初能靠着三千五百人的冲锋就破了窦建德的十万大军,完全都是他的这些玄甲军都搭配着重型铠甲而已。
秦沙很是无奈,这眼前的田二自以为在江湖上闯荡了几年便能做到天下无敌。
不过是一手飞刀耍的好而已,真要碰上带盔甲的,那也只有抓瞎的命。
秦沙轻轻的叹了口气,看了看身后,又看了看眼前深不见底的墓穴。
心想都来了,再干上最后一把也是好的。
幽暗的墓穴中,潮湿的石阶缓缓向下,仿佛是通向奈何桥的不归路一样。
而拦在盗墓者们面前的,则是画着镇墓兽的石门,这是


相关章节: 第二百三十九章 学院的先生们第二百四十章 理想化的结果第二百四十一章 走上正轨第二百四十二章 我发现了一伙凿穴的第二百四十三章 死人身上的东西第二百四十五 可是加了辣椒粉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明珠第二百四十七章 吴二狗第二百四十八章 我这里还有新游戏第二百四十九 姚思廉病了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