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崛起,从1900开始 第142章 麻将桌如战场

第142章 麻将桌如战场


推荐阅读: 镇世剑帝一梦入大唐斗罗:暴躁武魂,自动升级进化一品丹仙网游:这个奶妈有亿点猛全面复苏时代旅法师之我的位面战争巨树星球我和我自己灵魂互穿了[娱乐圈]龙族:重生归来我路明非屠神证道明日操控者全民神明:我信徒是大科学家

李淑贞一愣,见自己粉拳刚好捶在他右肩头,那是中枪过的地方,“哎呀对不起,不经意碰到你的枪伤口了,不要紧吧华之。”
见到李淑贞着急万分的样子,陈天华心里很是满意,他装出忍着痛苦的样子,蹙眉皱脸道:“没事的倩华,一会就好。”
“……”
客厅里欢声笑语。
正月里的天气,外面还是雪花片片,空气中湿润的很,院里两旁的树叶早已是光秃秃,蒙上一阵白皑皑的雪被。
来人是二对情侣,一进门就开始相互拌嘴,倒是让冷清的小院,顿时变得颇有生机,连带着鹤卿先生在一旁,也是露出欣慰的笑容。
看着自己的弟子们欢笑打趣,三十五岁的蔡鹤卿忽然感觉到自己老气了。
没有了年轻时的诗情画意,只剩下心高气傲,敢把天捅破的胆气了。
正当鹤卿先生感悟时,便听到刘玉芳说道:
“作为这时代的青年人,水平虽不能出类拔萃,那也得登堂入室,乃是基本功。武能安邦,文能治国,而华之能文能武,上次李协统大人宴会遇刺,要是像英士这般的,怕是要出丑了。”
刘玉芳虽说是女儿身,但她骨子里有股子侠气,她崇拜英雄侠士,自己还坚持练习剑道。
所以,他支持陈琪美留日,并想办法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并愿一同前往。
虽然这么说,好象有点驳了陈琪美的颜面,但这些话句句都是直指要害。
陈琪美想辩说些什么,又无可奈何,只得闭口。
蔡鹤卿若有所思地端起茶碗喝上一口,沉声道:
“华之去年肩头中枪之事,后来我在报纸上看了,当时吓了一跳,我就奇怪,一直想问华之,你的这些功夫是从哪里学的?”
“是这样子的,从小我父亲偷偷把我送到一位道士那里,学过武功三年,练习吐呐气息,后来自个坚持每天都练。”
陈天华很自然地扯了个谎。
这些子虚乌有的事,没有人了解也无法考证,就算同村的刘玉芳她也不清楚。
但经他口中这么出来,那就是事实。
“我们这些咬文嚼字的,真正于国难当头,却是丝毫帮不上忙,百无一用是书生呐!!”
没想到鹤卿先生一开口,满是一腔热血的感叹,怪不得他二年之后,年满三十七岁了,还要在上海创建中国光复会。
百无一用是书生,看似是自嘲,何尝不是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呢?
别看现实社会中的某些人,每天张口什么道义伦常,闭口就是论家国天下,出门言行举止,温文尔雅。
可一旦见有利可图,马上就更换嘴脸,易帜求荣。
说到底,一方面是列强抛出的糖衣炮弹太诱人,另一方面列强们刀子太硬,枪炮太猛。
历朝历代以来,这类软脖子人从未绝迹,也不是现今才出现的。
所以,把所有责任担到“书生”身上,在陈天华认知中是不恰当的。
追根究底,还是软脊梁的人多了。
就一碗汤圆引伸出这么个尖锐话题,让陈天华顿时感到毛骨悚然。
他清楚地看到,这三个人的思想是如此的激进,在时下是很危险的。
可以想象,在厨房间正在准备晚餐的大师姐黄仲玉,也绝对不是静坐念佛的善茬。
要命的是李淑贞,她年纪轻、涉事浅、没什么城府,受环境影响会极大。
作为一个从后世过来的现代人,非常清楚中国最终的出路在哪里?是谁最终挽救了中华民族,让中国民族崛起。
从现在开始的几十年间,有多少热血的男女青年,前赴后继,抛头颅撒热血,成为了时代的先驱者,甚至是无名英雄。
可是,打出来的所谓新时代,却是几十年的军阀割据,相互争夺地盘,这让华夏儿女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就是这段黑暗中的弯路,让人无法回避。
陈天华不是没有血性,更不是没有家国情怀,因为他清楚未来,所以有时抉择起来很痛苦。
他衷心希望民族崛起,但不希望自己或周边的亲人们,成为这个时代的牺牲品,被人利用的祭品。


相关章节: 第137章 按擦使官邸第138章 教会学堂女买办第139章 女子出国成时尚第140章 拜望师长第141章 鹤卿先生的新居第143章 各奔前程,珍惜第144章 杭州府城闹元霄第145章 元霄节夜游西湖第146章 相约绍兴陈宅第147章 掏空的大清金融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