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宋物语 状元袍续集

状元袍续集


推荐阅读: 末世:我家猫连夜偷来万磁王头盔无问之神明档案带刺玲珑心守望之星烽雨玄斗武魂崛起风云路带着部落冲突系统闯世界次之世破晓星云医武侠士闯都市

殿试的卷子悉数上交,皇帝对每一份卷子都认真御览,但还是保持了很民主的作风,它自己并不直接拿主意,而是拱拱手,问下面的大臣,究竟哪一位判状元比较合适?晏殊,首先站出来,极力夸赞欧阳修的文章才思敏捷,而且这位青年又非常有志向,对将来的大宋估计会大有裨益,可接下来,晏殊的声音,很快就淹没在那一个又一个道学家的反对声中,道学家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总结起来就这么一句话,欧阳修这个人人品不正,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人家都在复习,他却在外头吃花酒,逛章台,流连于青楼楚馆,这样的人怎么能配当国朝的状元呢?国朝的状元不仅仅需要有才华,更需要有德行,他要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典范,毕竟状元只有一个,怎么能轻易的把这个状元授予给一个颇受争议的人呢?晏殊宰相,这时很想为欧阳修说几句,仁宗皇帝,示意他一个手势,晏殊缄口不语,随后,仁宗皇帝清了一下嗓子,开始发表谁是状元的重要讲话,他严肃的说,欧阳修虽然才华横溢,但许许多多的大臣反映他品行不端,因而状元不予考虑,在这里,我倒是想提议一个状元的人选,他就是一位很普通的考生王拱寿,我想他的卷子可能被你们已经分到了第三等,但今日的我,一定要将它过蒙拔擢,点他做状元,我们国朝的状元,不光要有才华,但才华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德行,王拱寿出身寒门,勤勤恳恳,读书不辍,每天发奋读书到深夜,他是寒门学子的典范与榜样,点他做状元,对后世的寒门学子,会有相当大的激励意义,可以激励他们为我们大宋王朝奔走效劳,综合以上几点,我提议,今年的新科状元,就是王拱寿,至于欧阳修,有才华,虽说这个人有争议,但念在其,有志报效大宋,特点为第17名进士。这正是宋仁宗的处事方式,不偏不倚,有理有据,又搞了适度的民主,又要照顾大臣,可以说是,在哪一边上都是当好人的角色。那些大臣们听了,仁宗皇帝的,这样一番论述,齐声说,陛下圣明。
发榜那天,王拱寿恋恋不舍的,将那大红袍,还给欧阳修,他心想自己只能种一个末流的进士,而欧阳修也许就是状元。
而授予进士,在这场盛大会议中,先念了榜眼和探花的名字,这也就使得状元的名字有所悬念,欧阳修信心满满,认为一定是他。而此时,在大殿外跪着的他,却听到了一个响亮的声音,这正是王拱寿的名字。
王拱寿,听到了,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缓步走上前,跪在仁宗皇帝面前,又是激动的心,颤动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口,皇帝扶起王拱寿,又用非常亲切的口气对他说,19岁的新科状元呀,不知道将来要做哪个大户,人家的女婿,从此走向富贵,在你正式步入仕途之前,我想给你改个名字,从此之后不要叫王拱寿了,就叫王拱辰吧!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将来希望你成为我大宋的栋梁之臣。
此刻的王拱寿,不,他已经叫王拱辰,他感激涕零,再次流下热泪。大宋啊大宋,你给我了黄金屋、颜如玉,我曾经的梦想在这一刻都变成了现实,可是我,又能给大宋带来什么呢?其实,在那个年代,不光是这位新科状元,几乎每一位新科进士都对自己有这么一番灵魂之问。美国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过,不要问国家给了你什么,要问问自己为国家做了些什么。
而此刻的几乎每一个进士,他们离光明的未来很近很近,国家给了他们荣耀,他们要把他们的青春献给国家。在这次科考中,榜眼是韩琦,成为了后来的一代名相,17名欧阳修,做到了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就是其他的普通进士,也为大宋鞠躬尽瘁的奉献了一生。
发榜之后,官府为这些新科进士们发了衣服,其他人都是绿衣,而新科状元王拱辰则是鲜衣怒马,一袭耀眼的状元红。王拱辰骑在高头大马上,在东京汴梁的大街上走着,今日的他虽然春风得意,但马蹄徐徐,京城的女孩子,为了一睹状元


相关章节: 招降进行时,可文天祥就是不投降状元袍,大结局前情状元袍之王拱辰的崛起状元袍:王拱辰的复仇准备状元袍:王拱辰的机会来了状元袍大结局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