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宋物语 欢送会、散伙饭前期提要(下)

欢送会、散伙饭前期提要(下)


推荐阅读: 末世:我家猫连夜偷来万磁王头盔无问之神明档案带刺玲珑心守望之星烽雨玄斗武魂崛起风云路带着部落冲突系统闯世界次之世破晓星云医武侠士闯都市

范仲淹的内心很复杂:一方面,他的的确确对李执政的侄女有那么一丝的喜欢,也见过李执政的侄女几次面,可大多都是擦肩而过,并没有留下什么刻骨铭心的印象,他们之间的爱情并没有读者朋友们想象的那么甜,况且女追男,隔层山,这样难度系数很大的,变数也相当大,但是,就一点喜欢,说不上爱就不能说谎,范仲淹很是无可奈何,但是,那个她毕竟是参知政事的侄女,关于拒绝,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李执政的面子上,就算拒绝也不能说得太过于直白,要委婉一些,换句话说,在某种意义上,自己被李执政的侄女看上了,好像似乎并没有说不的权利,不然舆论也会一片哗然,自己是否会再一次被路边社记者盯上,问两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也未可知。另一方面,范仲淹有些许自卑,这种自卑深深藏在他自己的内心里,具体的表现是:他比起平常人更加敏感,别人说句不好听的,他在心里会记很久,心情有时候也会因为别人的一两句话久久难以平静。他格外爱惜自己的“羽毛”,看重自己的名誉,把社会上的人对自己的评价看得重于泰山,尽管娄老师曾多次提点他,让他改掉这一缺点,可是,在现实面前,范仲淹也是无动于衷,在内心深处,范仲淹很清楚很明白,迎娶李执政的侄女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非常硬的后台,将来在朝廷里有了李执政的加持,自己可以少奋斗几十年,一旦娶了李姑娘,自己平步青云,不在遥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
但是,范仲淹怕别人说闲话,同一个宿舍里那几个穷孩子,有时也包括富家子弟说他的闲话,他尚且要心痛,何况其他人。
“要不,等自己扬名立万,抑或说,官做得再大一些,然后再跟李执政的侄女谈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范仲淹对自己说。
“不能不能,李姑娘的耐心也是有限的,尽管她曾经明确表态她会一直等我,但是这样的话,听听就好。”范仲淹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关于这个李姑娘,插几句话,对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先用一句话介绍:她是一个不错的妻子,很旺夫。范仲淹能干到参知政事,这个职位在大宋的官场里,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仅次于宰相,我想,李姑娘是有功劳的,我认为最大的功劳,在于相夫课子,给范仲淹提供了一个温暖而又稳定的家庭————一个相当温馨的港湾。顺便再多说一句,她是一个很不错的儿媳,对婆婆尽了孝道,是一个很优秀的母亲,生出的三个儿子,除了长子范纯佑三十岁以后一直卧床在家、缠绵病榻没有太大建树,第二个儿子范纯仁做到了宰相,第三个孩子范纯礼也成为了国之栋梁,关于李夫人与她的三个儿子的故事,我们在以后的章节《范仲淹的儿子们》里将会详细讲述。
这些天闲暇时一直在查资料,想查一查这位李姑娘的名字,可是很遗憾,并没有查到,史书中在描述她时,都说李氏如何如何,范夫人如何如何,李氏死后,则说诰命夫人如何如何,这是因为李夫人死后又享有哀荣,被封为诰命夫人。
有时候,又很想越俎代庖,给李氏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李晓霞好不好?是范仲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缕霞光?但又觉得这名字太普通,但又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典型的画蛇添足。
毕竟,纵观整个宋代,女子有姓名而又为人们所熟知的,不过只有五个人而已,我们前面就讲到过三个,她们三人可以出道组成一个cp,就叫苏轼的老婆们,她们是: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其中王闰之和王朝云,不但有名,还有表字:王闰之字季璋,王朝云字子霞。后面会讲到李清照和朱淑真。其中的朱淑真还是一个小众人物,似乎知道的人并不多。
李氏虽然没有能像那五个大宋女子那样青史留名,但是她活这一辈子也值了,至少,她在青史中留下了自己的身影,留下了自己贤妻良母的形象。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显然,李氏没有嫁错郎,嫁给了一个很优秀的男子。当时,质疑她女追


相关章节: 欢送会,散伙饭前情提要(上)宋代的那些地名的故事四大都城与临安行在城市的升格欢送会,散伙饭前期提要(中)欢送会,散伙饭(上)欢送会,散伙饭(下)以及注释他们甜甜的爱情爱情进行时范仲淹与李氏:百岁之好,一言为定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