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宋物语 后来的他们

后来的他们


推荐阅读: 末世:我家猫连夜偷来万磁王头盔无问之神明档案带刺玲珑心守望之星烽雨玄斗武魂崛起风云路带着部落冲突系统闯世界次之世破晓星云医武侠士闯都市

前言:后来,他们各自经历了许多许多失败。可是他们,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成长中明白:有些人,一旦告别就不再。
当年的他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盼望着成为大宋王朝的万户侯,当年他们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谁没有一个裘马轻狂的青春呢?
有人说,三十岁以前男人不狂不算男人,但是三十岁以后男人太狂了也不算真正的男子汉。
到了三十岁以后,范仲淹与富家子弟相信了惟谦受福,能狂但是不狂;三十岁以后,当年那四个穷孩子根本没有任何狂妄的资本,他们太普通,普通到无人问津,普通到成为彻彻底底的无名小卒,普通到成为沾染了市井气息的芸芸众生。
一切的一切,包括命运的改变以及同学之间的渐行渐远,都是来源于科举。范仲淹心想,如果没有科举,他们也不会是现在的他们,当然我也不会是现在的我。
尽管同学之间,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没有联系了。范仲淹心里知道:那几个没有过高功名的穷秀才,肯定混得并不好。
范仲淹想起了临别前,穷孩子乙对富家子弟说的一句话,至今,范仲淹仍旧觉得有些可笑。
穷孩子悻悻地说:“以后,你做官了,离开了应天府书院,你不会把我们几个人的微信都拉黑了吧?”
富家子弟很僵硬地笑了笑,对他说:“不会。”
这时,在一旁的范仲淹插了一句话:“不做出极其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又怎么会担心别人拉黑自己呢?人家跟你又没有深仇大恨!”
再一次成功地把天聊死。
穷孩子乙一时尴尬地说不出话来。
就这样离别,对于范仲淹来说,应天府书院并没有太多值得自己留恋的东西和人:除了那些自己精心保存的课本,除了娄老师和李氏。
范仲淹离开应天府书院后,很快步入婚姻的殿堂。你也许会说,范仲淹没钱没车没房,妥妥的穷孩子一个,拿什么或者说凭什么娶参知政事李昌龄的侄女,彩礼钱他能凑够?难道李家人就不想找一个门当户对的?
因为范仲淹有一样东西很多人没有甚至是一辈子也不会有:进士科二甲的功名。
就因为有了这个,尽管没有别的,但是将来还是有机会有,李家人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而且,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点宋代与当今的不同:现在是娶媳妇花钱多,嫁女儿花钱少,甚至是不用花钱,还能获得彩礼,所以把女儿称作是招商银行,但是,宋代恰恰相反,宋代是娶媳妇花钱少,嫁女儿花钱多,嫁一个女儿,要准备丰厚的嫁妆,不过这是针对大户以及中等小康殷实之家的人说的。小老百姓穷得都没钱吃饭了,嫁一个女儿,也能吃上一段时间的饱饭,把这个现象写得很深刻的人叫范成大,以后我们还会再讲。
不过,范仲淹面对的正是大户人家。范仲淹与李家人达成了共识,在日后的人生中实现了长期的共赢:李氏负责貌美如花(也就是说她将来除了女为悦己者容之外,家务活什么的都不用自己亲自去干),范仲淹负责挣钱养家,李家人负责对范仲淹进行适当地提拔。
范仲淹选择了李氏的现在,李氏托付给范仲淹她的整个青春和未来。
纵观他们的人生,范仲淹真的和李家人实现了共赢:李氏的伯父李昌龄官至参知政事,范仲淹也是官至参知政事,然而,范仲淹与李氏的儿子范纯仁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穷孩子们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们一辈子:同样很穷,为什么被命运选中的人偏偏是范仲淹,不是我?
这个疑问,对于他们来说,一辈子都解不开,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范仲淹的幸运,没看到范仲淹的努力。
越努力,越幸运。
但是,穷孩子只是觉着,自己每次落榜,都是因为运气不好,没有什么其他原因。他们时常幻想着,自己哪一天,能够得到某一位,甚至


相关章节: 欢送会,散伙饭(上)欢送会,散伙饭(下)以及注释他们甜甜的爱情爱情进行时范仲淹与李氏:百岁之好,一言为定后来的他们(续集)后来的他们(再续)最有定力考生——范仲淹后记(下)最自信且最无奈考生——夏竦(前言)最自信且最无奈考生——夏竦(上)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