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宋物语 主圣臣直!主圣臣直?

主圣臣直!主圣臣直?


推荐阅读: 末世:我家猫连夜偷来万磁王头盔无问之神明档案带刺玲珑心守望之星烽雨玄斗武魂崛起风云路带着部落冲突系统闯世界次之世破晓星云医武侠士闯都市

理宗皇帝除了精神分裂、人格分裂之外,还特别喜欢搞虚的,更喜欢粉饰太平,前面我们说过,他既想当这个,又想立那个,虚伪的他下诏求直言。
绝大多数大臣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大宋官家这大领导有时候说想让你直言,不一定真的要你提建议,有时候就是简单一说,你还真的就当了真?他更需要你说点好听的去粉饰太平,他不想让你当真,他只是套路玩得深而已。作为下属,有些时候,认真,你就错了。
可文天祥不懂大宋官场上的这一潜规则,接下来,他将会输得遍体鳞伤。
过去我们讲过文天祥犯颜强谏,他拿出性命作为赌注,要做骨鲠之臣,亮出自己的风节,展现自己作为臣子的本分,如果理宗皇帝虚怀纳谏,那文天祥肯定会因为正直敢言闻名朝野,而理宗皇帝也肯定会对他更加倚重。这只是文天祥他自己的心理活动而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文天祥下定决心,继续奋笔疾书,写下一封又一封劝谏理宗皇帝亲贤臣、远小人的奏疏,“所陈多切直之语”。文天祥从不回避主要矛盾,他指出理宗皇帝的三大缺点:第一,心思琐碎,用心不专,一面上想着国富兵强,却不愿意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总是把太多心思放在美色上,并不是放在他更应该关注的朝政上。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地方上,朱门日日买朱娥。
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文天祥丝毫不给理宗皇帝留情面,继续提建议,说出理宗皇帝第二大缺点:爱做表面文章,喜爱浮华,喜爱虚名。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国家现在多面受敌,根基不稳,要粉饰太平,又有什么用?还有啊,理宗皇帝,你要我们给你提建议是你想让我们去提,可是,建议提了之后,你又不高兴,又不愿意采纳,那我们费了那么大心血给你提的建议又有什么用?
然后,文天祥不慌不忙,在奏疏中指出宋理宗第三大缺点:刚愎自用。他毫不避讳地指出,在战略上,宋理宗犯有重大错误,联蒙灭金是非常不明智的举动,是重蹈当年北宋亡国之前联金灭辽的覆辙。
这三点指责都切合实际,但是,对于理宗皇帝来说这并不重要,文天祥这个小伙子初出茅庐,爱说实话,爱说真话,在理宗皇帝眼里,有些欠成熟。可是,文天祥是一个后生,理宗皇帝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长者,后生给长者提建议,这就有些颠倒,这就有些本末倒置,这就有些超凡脱俗。但是文天祥不是一个普通的后生,他是理宗皇帝亲自选拔的国朝状元郎,而理宗皇帝也不是泛泛的长者,他比起一般的长者更虚荣,更浮夸。
文天祥提建议,看似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却是一场君臣之间的政治游戏,是君主权力与臣子权力的一场博弈和较量,是臣子权力对君主权力的一种有底线的挑战,是极大的挑战,是对君主威严与威权的挑战。
宋理宗是南宋处于衰落期的君主,但是,他更是端坐龙椅、不可一世的天子。看完文天祥的奏折,他的反应合乎常理,他勃然大怒,脸色煞白,他悻悻地把文天祥的奏折狠狠滴扔在地上,而后又捡起来看,看完再扔到地上,扔完再捡起来,如此反复的同时,他在大殿里踱步,是不停滴来回地踱步。
这哪里是劝谏,这分明就是对皇权的挑战,是对皇帝处事底线的挑战,这实在是太伤皇帝的自尊心了!理宗皇帝忍无可忍,用朱笔在文天祥奏折上批示:文天祥逆言犯上,着下狱论罪。
宋理宗在盛怒中召见宰相吴潜(这是一位比较正直的大臣),将朱批狠狠扔到他的脚下。
吴潜一看朱批,知道皇帝一定是被文天祥这愤青气昏了头,连忙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主圣臣直,主圣臣直啊!”
听到主圣臣直,理宗皇帝气消了那么一点点。
吴潜接着说:“当年唐太宗还不杀犯颜强谏的魏征呢!”
一听宰相拿唐太宗与自己作比较,理宗皇帝心里乐开了花,表面上却装作大度的样子,说:“文天祥忠心


相关章节: 最忠诚考生——文天祥(上)文天祥眼中的妖孽朝廷长夜难明赤县天,多年魔怪舞翩迁难!难!难!最忠诚考生——文天祥(中)文天祥:从升职到辞职文天祥写给妻子欧阳氏的小情书文天祥辞职之后文天祥的隐忧文天祥起兵勤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