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隋软饭王 37.朝堂的争论和李渊的无知

37.朝堂的争论和李渊的无知


推荐阅读: 深色海洋星卡天界全民转生:从蚂蚁到母巢之主黑客撞上黑道大唐开局圈地为王小师叔沉迷网络中亮剑:摊牌了,我老李就是有文化斗罗:我是唐三妹妹我这样喜欢你我和丧尸妹子的末日生活你是不是想赖账我想在妖局上班摸鱼


皇帝就是金口玉言,既然女帝已经做了安排。其他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磕头服从了。
“臣等领旨。”
看处理的差不多了,女帝抬手,就准备挥手散朝。而正当此时,两班文武中突然转出一人,高声道:“臣唐国公李渊,有本奏。”
“讲。”因为女帝急于回去看看李睿,就有点恼怒李渊的不识时务,非要这个时候蹦出来奏报。
“臣闻东都有精盐出售,其白如雪、其细如粉,且无毒、无苦味。臣请陛下将此盐推广天下,以解百姓吃盐之苦。”
“如何推广?”一听是设计李睿的事情,女帝也打起精神来了。
“臣请陛下,将盐业设为朝廷专卖,分配份额,发放盐引,专门在工部以下设立盐务衙门,作为全面管理。民间但有贩卖者,均为私盐,朝廷即可捉拿。”
听到李渊的奏报后,女帝看着李渊足足有一盏茶的时间,既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
其实此时,女帝心中就已经炸了毛,好你个李渊,你是眼红我夫君赚这两个钱了是吧?我昨天好不容易和夫君有了点深入交流,你今天就要我去夺他的生意?
收归朝廷,说的好听,还不是便宜你们这些所谓的衙门口的人?最后这层层加码的管理成本还不是要摊到买盐的老百姓头上?
关键这是要把自己两口子口袋里的钱拿出来给大臣们分啊!
哪有你李渊这么劫富济贫的?不对,你这是劫我皇家,济尔等贪官。
杨素、宇文述等知道这精盐后面其实就是女帝的这些臣子,个个都像看傻瓜一样看着李渊。他们不信李渊查不到这盐铺后面的主子是谁?那李渊为什么要捅这个马蜂窝?这就是问题。
显然,女帝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李渊的目的是什么?绝不是单纯的为了一个盐业。所以,女帝久久的盯着李渊,并不决断。她在想,要是李睿知道了,不知道会如何分析此事?
“盐业专卖之事以后再议,唐国公久镇突厥,先着力想好在我朝远征之时,如何稳住突厥各部,不叫他来进攻。”
“臣遵旨。”
女帝对上官德容使了一个眼色,上官德容马上高喊:“又是启奏,无事退朝。”
等了一会后,女帝站起身,袖子一挥,走了。
上官德容赶紧对司礼内监一挥手,司礼内监的独特嗓音马上响起:“退朝。”
臣子们马上对着女帝的背影跪下行礼,口诵: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朝的路上,杨素本来今天触了霉头心情不好,但他看到李渊居然要去抢帝夫李睿的生意,那好奇心是怎么都按捺不住。而且他平素和李渊也没什么利害冲突,还是能说的上话的。
于是杨素慢走几步,等李渊走近后,和他走了一个并排。他们地位相当,杨素是越国公,李渊是唐国公,都是国公爷。
只是国公是个虚衔,朝中官职杨素比李渊要高那么一级,所以下朝时杨素是走在前面离开的。
“唐公,今天这盐务的提议是如何考虑的?”
“哦,大将军,我没什么考虑,只是觉得这涉及百姓民生的必需品,且动辄获利巨万,税收必然可观。还是要掌握在朝廷手里才好。”
“那唐公可知这东都的精盐是哪家的买卖?”
“我问了一下,说是直接购买的店铺,那必是商贾之人,我也懒得去多打听。反正这么大的利益,陛下不会不动心。我这么一提议,多少都会有些功劳。”
“那是、那是,陛下一定会念及唐公的功劳的。”杨素把“功劳”两字咬的极重。
然后对李渊拱拱手,迈步就走。
不走不行啊,这不管唐国公说的是真是假,后面一定没好果子吃的。自己正倒霉,可不能再沾上晦气。
看着杨素像躲瘟神一样快步离开自己,李渊也有点心里没底。
这次李渊还真不是有什么政治目的。
他刚从太原回到东都,收到有人贩卖精盐的情报后,只是单纯的想给女帝提提建议,在女帝面前闹闹表现,从而在远征或对外作战的时候,能用得上他们太原李家。


相关章节: 32.天涯明月楼,卫附子33.人间仙子,岳母张丽华34.有个毛病,无酒不成诗词35.酒后献两词,女帝倾心36.夜宿女帝寝宫,什么都没做38.李睿,洛阳第一才子39.集体农庄与稚童启蒙40.三字经与牵女帝的手41.献计船运兵,远征军出发42.老方酿酒,诗会天涯明月楼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