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第344章 北归

第344章 北归


推荐阅读: 星翰巨企这个忍界不正常无间王朝重生之逆流黄金年代两生花开 终网游三国:开局获得神级建村令大唐:开局走后门,我成了暗侍卫重生之都市修仙至尊驯养海豚星人都市后进生崛起十三使徒我背叛了老婆

吴佩孚所部撤防是从一九二零年五月二十日开始。
他事前曾电请张敬尧派员到衡州协商接防问题。张敬尧派湖南暂编第二师师长吴新田为“主持湘南防务司令官”,于二十一日到衡州,与吴佩孚及湘军代表签订条约,南北两军维持原有停战界线,湘直两军停战协定继续有效。
直到吴佩孚所部撤防的前夕,北京政.府才有电报批准直军撤防。这样也就使吴部的北归,有了合法性。
吴佩孚所部开拔时作环状队形的布置,主力居中,湘江两岸各设掩护队,前方设有侦察兵,后面设有殿卒。大军扬帆而下,全军齐唱吴所亲撰的《登蓬莱阁歌》。
途中吴秀才诗兴大发,写下《回防途次》,诗曰:
行行重行行,曰归复曰归。
江南草木长,众鸟亦飞飞。
忆昔赴戎机,长途雨雪霏。
整旅来湘浦,万里振天威。
孰意辇毂下,妖孽乱京畿。
虺蛇思吞象,投鞭欲断淝。
我今定归期,天下一戎衣。
舳舻连千里,旌旗蔽四围。
春满潇湘路,杨柳正依依。
和风送归鸟,绿草映晴晖。
少年惜春华,胜日斗芳菲。
来路作归程,风景仍依稀。
周公徂东山,忧搀亦畏讥。
军中名将老,江上昔人非。
建树须及时,动静宜见几。
何日摧狂虏,发扬见国威。
不问个人瘦,惟期天下肥。
丈夫贵兼济,功德乃巍巍。
江上送归舟,风急不停挥。
得遂击楫志,青史有光辉。
春日雁北向,万里动芳徽。
鸿渐磐石愿,衍衍不啼饥。
止戈以为武,烽烟思郊圻。
同仇复同仇,归愿莫相违。
吴佩孚所部于二十七日由水路经过长沙。
张敬尧怕吴部舍舟登陆“战长沙”,在湘江右翼配置了强大的兵力,但只作防御准备。
而吴部根本无意上岸,虽亦作紧急戒备,不过是怕张军袭击而已。
双方都很克制,均未挑衅生事,吴部随后扬帆而去。
吴佩孚所部于五月二十九日过岳州,三十一日在汉口集中。
吴部北行,一举一动都引来各方关注,其滞留汉口,久而不发,因之而谣言四起。
北京政.府以吴佩孚所部按兵武汉。引起各方猜忌为名,促其尽快离开。并电曹锟,请他下令督促吴部速行。
吴佩孚本打算在武汉稍事休整,但迫于情势不得不迅速开拔。派其参谋长赴汴与赵倜密商后,商定吴部暂驻信阳、许州、郑州等处。
随后于六月七日晚由武汉起程。八日抵郑。
所部第一旅驻许昌,第二旅驻驻马店,第三旅分驻顺德、磁州,骑兵团驻黄河桥,步兵八团驻新乡县。
沿途旌旗满目,帐幕相望,军容整齐而士气高涨。
吴佩孚所部北归,直接的结果是直皖两系短兵相接,段祺瑞早就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他不能不有所应对。
早在一九二零年四月下旬,驻防陕西的奉军许兰洲部忽然移动到华阴、潼关、观音堂一带。这个行动使段祺瑞怀疑是奉军有企图移向河南,策应直军北进。
五月十七日,段祺瑞曾在团河召集秘密会议,作了一系列的军事布置。
一面召回徐树铮,并将全部西北边防军调回北京附近,一面决定自己出马担任川陕剿匪总司令,率领边防军一三两师向陕西出发,讨伐陕南民军和川滇靖国军。
为了提防靳云鹏在北京捣鬼,准备派其为副司令或参谋长,令其随军出发。这其实是在“声东击西”,真正目的并不是向陕西出兵,而是准备进军郑州。其计划是首先驱逐河南督军赵倜,然后派军防守京汉路南段,阻断直军的归路。如果直军打算强行通过,就地予以迎击。
段祺瑞认为在河南与直军作战,不但北京根据地不致受到战火的威胁,而且山东、安徽两省的皖系军队可以侧击直军。
但是,当段带兵出征陕西的消息传到关外,张作霖立刻借口边防军出动,北京防务空虚,要求准许奉军入关“拱卫京师”。如果北京真的由


相关章节: 第339章 上海问题第340章 靳云鹏组阁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343章 沈阳和保定会议第345章 张毒菌第346章 驱张第347章 恶有恶报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后努力第349章 发了疯的段祺瑞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