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第398章 张疯子

第398章 张疯子


推荐阅读: 星翰巨企这个忍界不正常无间王朝重生之逆流黄金年代两生花开 终网游三国:开局获得神级建村令大唐:开局走后门,我成了暗侍卫重生之都市修仙至尊驯养海豚星人都市后进生崛起十三使徒我背叛了老婆

直系方面给内阁施以压力越来越大,曹锟、吴佩孚、萧耀南、蔡成勋联名电催发表沈鸿英督粤命令,吴佩孚的代表钱秉鉴连日坐守国务院当面催促。
派沈鸿英督粤等同于与广东宣战,和自己正主张的和平统一南辕北辙。张绍曾感到十分为难,想先发表孙传芳督闽的命令,以减轻来自洛阳方面的压力。
就在这个时候,齐燮元派孙发绪携带“统一方案”来到北京。方案内容包括总统问题、宪法问题、裁兵问题、财政问题、善后问题五项。
这个方案的实质是先统一后裁兵,先选举总统后制定宪法。
在善后问题上,建议设立元帅府以安置高级的失业军人,以原南方政.府大总统为元帅府首长;并设立元老院以安置高级的政客,以段祺瑞为元老院首长。
这个计划的幕后设计人是前任国务总理靳云鹏等,由孙发绪起草,齐燮元出面,并叫孙发绪带到北京来先统一北方意见。争取曹锟、吴佩孚、冯玉祥、张绍曾等共同签字,然后正式向南方提出。孙发绪到处宣传某人愿意签名,其实完全是以东骗西。其实,曹、吴两人都反对设立元帅府。
黎元洪也不赞成这个方案,他曾在一次宴会上痛骂孙发绪招摇撞骗,情同造反。
孙发绪本来是想到北京表现一番,一见风头不对,很快销声匿迹。有心人一打听,才知,是跑到了保定,在曹锟身边做了高等顾问。
统一问题举步维艰,张绍曾并不因此灰心,他打算先发表四川、湖南、云南、贵州四省督理、省长的任命,以粉饰纸上的统一。
吴佩孚赞成这么做,他曾劝说湖南取消省宪,如果不愿取消,则由北京政.府任命赵恒惕为湖南督理。赵可以采取既不接受,又不反对的态度,借以表示赞助统一。
最大的问题还是西南的态度。张绍曾根据各方情报,知道这些命令如果发表,一定会引起西南各省的敌视,最后还是没敢发表。
当孙在广州成立大本营,以大元帅名义发号施令后,曹锟和吴佩孚认为这就是破坏《约法》,破坏和平,主张下令“讨伐”。
曹锟派项致中、吴佩孚派李倬章到北京催促发表闽、粤两省督理的命令,曹锟一天连打几次长途电话来催问,项致中见张绍曾时曾拍案大骂,说他个没心肝的人。
张绍曾突然变得强硬起来,对曹、吴均不买帐。三月八日在国务会议上决定拒绝发布闽、粤两省督理的命令,并且用内阁总辞职相威胁。
当天还以内阁名义发出通电:“绍曾等受任之始,即宣言以和平统一为职志,以促成宪法之指归。近日以来,粤中有僭名窃位之行,各方呈枕戈待旦之兆。和平立破,调剂无方。惟有引咎辞职,以谢国民。”
这个电报倒是获得不少的同情,但国民党和直系方面却都不喜欢这个电报。
国民党反对电文中有“粤中有僭名窃位之行”一句,直系则反对“各方呈枕戈待旦之兆”句。
国民党议员发表通电说僭名窃位的,不是别人,正是张绍曾自己。因为黎元洪并非合法总统,黎所提出的内阁自然也是非法。
人就是这样,有时候挖空心思想示好各方,到最后反而是两头都得罪。
张绍曾内阁敢于和直系大亨们叫板,不失为铮铮铁骨,当时也确赢得很多人的喝彩。北洋时代的内阁,久已成为实力派的应声虫了。像张绍曾这样的勇者,除了袁世凯时代的唐内阁外,是北京政.府历届所无的,也就十分难得。
三月八日,张绍曾在威胁下拟就两道命令:一道是发表孙传芳为福建督理;另一道是“诰诫”孙勿在广州组织另一政府。政学系阁员反对第二道命令,保派阁员则主张对孙下讨伐令而不是诰诫令。
双方各走极端,互相对骂,甚至拍案喧哗。
吴毓麟首先大嚷着说:“内阁既然不能统一,我们大家还是下台吧。”
张绍曾也表示除了下台别无他法,因此大家作出了内阁总辞职的决定。
张绍曾并不是真心想辞职,只是想博取各方的同情。提出辞职后,天天期待各省


相关章节: 第393章 群雄逐鹿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395章 话分两头第396章 江防事变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第399章 沈鸿英露出真容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东厂胡同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402章 决心南下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