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第456章 收获颇丰

第456章 收获颇丰


推荐阅读: 星翰巨企这个忍界不正常无间王朝重生之逆流黄金年代两生花开 终网游三国:开局获得神级建村令大唐:开局走后门,我成了暗侍卫重生之都市修仙至尊驯养海豚星人都市后进生崛起十三使徒我背叛了老婆


在德国考察期间,受梁启超的委托,蔡元培还拜访了著名的哲学家奥伊肯,并通过张君劢与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联系,敦请这两位学者访华。后来,奥伊肯自己确有困难,推荐了杜里舒来华讲学。
奥伊肯,生于德国东弗里西亚奥利希城一个邮局管理人家庭,母亲是传教士的女儿,虔信宗教。奥伊肯自小便喜欢深思人生,酷爱读书。1863年入哥廷根大学,一度去柏林大学学习,主要兴趣是古代哲学和历史,特别喜欢亚里斯多德。毕业后,曾任中学教员。1871年任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1874年任耶拿大学教授,直至1920年退休。40多年中,每天黎明前在河边林间空地讲学,深受学生欢迎。其间,曾以交换学者身份赴美国哈佛大学讲学。
奥伊肯的主要著作有:《近代思想的主潮》(1878)《精神生活在人类意识和行为中的统一》(1887)《大思想家的人生观》(1890)《为精神生活的内容而战》(1896)《宗教之真理》(1901)《一个新人生观的基本路线》(1906)《人生的意义与价值》(1907)《认识与生命》(1912)《当代伦理学与精神生活的关系》(1913)《奥伊肯论文集》(1914)《人与世界──生命的哲学》(1918)《人生回顾》(1920)等。他的著作文字晓畅易懂,毫无康德黑格尔式文体的晦涩,洋溢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热情。
1908年,为了“表彰他对新知地热切探求思想的洞察力广阔的视野和热情雄浑的表现手法,及在他许许多多作品中运用这种手法,维护和发展了生活的理想主义哲学”,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杜里舒(外文名ha
s d
iesch,1867~1941年),德国人,生机主义哲学家
生机主义哲学又称为生机论活力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德法等国流行的一种哲学观点,属于生命哲学的一种。
这种哲学观主要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之上,利用生物学生理学等科学发现来论证其观点。生机论主张生物自身的发展变化并不受物理化学原则的支配,而是因为生物体内部有一种自主自在的动力,这种动力自由释放不可度量,是非理性的。
与之相对的机械论则主张生物的生老和繁殖等现象,像机械一样受自然界的物理化学原则支配。杜里舒利用实验生物学的方法,以不可验的动力说明生物自身具有特别的自主性,提出了形而上学的生机论,即新生机论。
他在《生机论之哲学》的演讲中,以三个生物自主律的证明,提出了生机论最有力的证据,
第一,杜里舒通过试验发现,在海胆卵分裂过程中,任取其中的一个细胞或者将其细胞扰乱,都能发展成为一完整的幼虫。他认为这是因为“每一细胞都有发展成一生机体之可能”。他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平等可能系统”。杜里舒把生物学上的这种现象升华为一种哲学理论,提出了他的生机哲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从生物的发生来看,任何生物体最终都是由一个细胞分裂发展而来的,这个细胞经过无数次分裂而终于形成一复杂的生机体。机器不能经多次分裂还是一完整的机器,所以生物的遗传与发生不能由机器说解释。
第三,他认为“行动的特点,第一靠他的历史的基础”。他解释说,以前的刺激和事实便是历史的基础。关于历史的基础方面,不只人有,动物也有,机械论对此无法进行解释。
1922年10月14日,杜里舒偕同夫人乘船抵达上海,其后杜里舒在上海南京武汉北京天津等地进行巡回演讲(至1923年6 月)。其讲演稿由张君劢瞿世英等翻译和整理出版了《杜里舒演讲录》(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留在南京大学(时称国立东南大学)授课一学期,开出“生机哲学”“哲学史”“欧美新近哲学思潮”等课程。
此次欧洲之行,对蔡元培来说,可谓是对欧洲人文传统和近代文明的一次巡礼。他参观了数以百计的各类机关设施名胜景观,对西方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具体的了解


相关章节: 第451章 百花齐放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第453章从未被人忘记第454章 最为迫切的问题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457章 谋求教育独立第458章 讲义费风波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461章 国内的政治形势转折之时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