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第554章 出任中国公学校长

第554章 出任中国公学校长


推荐阅读: 星翰巨企这个忍界不正常无间王朝重生之逆流黄金年代两生花开 终网游三国:开局获得神级建村令大唐:开局走后门,我成了暗侍卫重生之都市修仙至尊驯养海豚星人都市后进生崛起十三使徒我背叛了老婆

1927年的8月,胡适还被应聘为私立光华大学教授。但是课程并不重,如他给友人的信中说:“我现在教六点钟书,维持生活费,余力则编书。”
对胡适来说,在上海的日子总的说来是较为轻松的,除了教授很少的课程外,主要从事研究著述。除了在原来《国语文学史》讲义的基础上改写《白话文学史》外,还写了几篇关于禅宗和《红楼梦》的文章,为亚东图书馆标点本《官场现形记》作序,在上海同文书院作《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的演讲,后整理成文。《新月》月刊创刊,此后胡适在《新月》上发表了不少文字。
1928年4月,胡适还带儿子祖望与朋友沈崑三、高梦旦等到庐山游玩一周,回到上海后写有《庐山游记》一文。
但是,这种轻松自在的日子很快被打破了。
1928年春天,胡适的母校中国公学爆发学.潮,学校董事会先后推举于右任、蔡元培出任校长,都被学生拒绝。理由是“于、蔡二人道德学问虽好,可惜兼职太多,恐不能专心办学”。
无奈之下,关心公学命运的王云五、朱经农等人找到胡适,请他出山,以解危难。
在朋友劝说下,胡适勉强答应维持两个月,到本学期结束后就辞职。答应后,很快又有点后悔。
他在1928年4月26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套上一件镣铐,答应了去做中国公学的校长。近来中国公学有风潮,校长何鲁不能回去,校董会中一班旧同学但怒刚、朱经农、丁觳音、刘南陔诸君,与云五等都来逼我。今天云五邀我吃饭,与怒刚诸人劝我,我一时高兴,遂允为维持两个月。此事殊不智,事后思之甚懊悔。”
作为中国公学的校友和校董,看到母校危机,虽不是很情愿,但还是勉为其难。
4月30日,胡适到中国公学正式就任校长之职,与他一同上任的还有新任总务长但懋辛、秘书长丁觳音。
中国公学全体师生召开大会欢迎胡适。
大会由中国公学第一任总教习马君武主持,他在致词中说:“一九○六年胡先生考进中公时,我就认定已替中公取了一位好学生;不但成绩好,品行好,风采也很好。果然,二十年后的今天,这位当年的好学生已经成为国际著名的学者了。现在由他回到母校来做校长,是我们中国公学最光荣的事,也是我感到生平最高兴的事。”
胡适也发表了就职致辞,他回顾了中国公学创办的历史,并特别发挥中国公学“公”字的意义,以此作为品格教育的最高目标。
就职典礼后,胡适仔细考察了中国公学的情况。看到的情况实在是困难重重,此时已经没有退堂鼓可打,胡适越发感到了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
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与但怒刚同到中国公学。虽然受了很热烈的欢迎,但我细看校中情况,很难有办法。最难的是经济方面,熊、但诸君虽任此事,然他们都不是很有手腕的财政家,况在这各方面都穷困的时期呢?”
5月3日,胡适到中国公学办公,发现学校连一本校规都没有,于是决定从组织和法律方面入手,整顿学校。
5月5日,胡适到校召集校务会议,通过了三个议案:(1)校务会议组织大纲;(2)教务会议组织大纲;(3)学校章程起草委员会。
此外,由于之前中国公学校董名额随时增加,没有定额,导致分散在各省的校董总计不下百人,胡适认为这样的后果是“召集既甚困难,组织又不合现行制度”。因此改组校董会也成为当务之急。
在胡适的建议下,中国公学校董会于6月10日在上海开会。会议根据大学院颁布的私立学校校董会规程,通过了校董会章程,决定校董名额为15人,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的校董。接着由校董会投票选举蔡元培、于右任、熊克武、胡适、杨铨、王云五、但懋辛、马君武、丁觳音等15人为新校董。校董会还通过了中国公学组织大纲13条。
胡适当初答应接任中国公学校长,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公学的风潮,原定任期只维持两个月。因此,会议当天胡适向


相关章节: 第549章 神会大师第550章 漫游的感想第551章 第三条路第552章 所谓冒充博士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555章 无为而治第556章 人权与约法第557章 知难,行亦不易第558章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第559章 被迫离开中国公学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