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海上升明帝 第73章 厘金

第73章 厘金


推荐阅读: 重生后,偏执大佬他又在装乖了落寒时节又逢君苏醒后,奶呼呼的魔尊黏上我了如归客栈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疯批总裁的白月光她重生了从李元芳开始镇天神帝逆九世成仙全球震惊!你弟这叫普通人?活无对证鬼道说书人


“三饷的名声太坏了,而且之前征三饷,各地官吏都乘机渔利,百姓深恶痛绝,要是再征三饷,只怕倒是先要逼反许多百姓了。”
“可无钱难养兵。”身为首辅的宋之普也没法凭空变出银子来。
“其实孤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之前心中有些模糊的主意,现在倒是成形了些。”
大明财政向来败坏,逼的崇祯都上了吊,如果不改变旧有的这套税制,就是再怎么能折腾,也很能翻盘的。
毕竟你再能打,你得要有钱养兵。
没钱养兵,那手下的兵必然会沦为强盗贼匪,还谈什么抗虏驱鞑?
朱以海现在能想出来的办法,其实也就是用曾国藩当年打太平军的办法,征收厘金。所谓的厘金,其实就是关卡税。
湘军在他们控制的地区,设关立卡,商人过关卡就要交税,因为税率为一厘,也就是百分之一,故称厘金。
后来厘金不仅是设关卡征收过路费,还对地主、商铺店主等征收,大致也是百抽一。
靠着厘金,曾国藩的湘军解决了军费的大难题,再加上抢劫、劝捐等收入,湘军得以维持,还能越打越多,最终攻破天京,消灭了太平军。
朱以海认为,大明朝到如今,各种旧税早就走了样,真正有钱的地主、士绅、商人们的税收不上,反而是那些穷苦百姓们承担了主要的税赋,这就使的税制不合理。
穷人本就过不下去,结果还要承担主要的税收,于是百姓破产,国家动荡。富人们阡陌相连,资产丰厚,却可优免。
这样搞,国家不乱谁乱。
可现在朱以海也成了统治者,他也得面临税赋征收的问题,按传统的那一套,结果必然还是富人不用交,穷人承担却交不起。
所以他一直在想的就是得绕过旧税法,之前他宣布免去原有欠缴税赋,甚至免除今年的应缴税赋,就是明白普通百姓已经承受不起这些税了,既然征不上来,还可能搞的官逼民反,如此大的征税成本,还不如不征。
但不征税这朝廷又维持不下去,要养官要养兵,都得要钱。
“国家危难,百姓困苦,孤举义是要中兴大明,救治百姓,不是来压迫百姓的,所以三饷必须得废除,旧有积欠也得全部免除,甚至原有的地丁银等也要先停征。”
“殿下,可如此一来,朝廷无税赋收益,又如何养兵供军?”
“厘金!”朱以海终于抛出了他的计划,“户部下增设一个厘金总局,各省道府皆设厘金分局,委官派吏,负责征收。”
“厘金?”
“厘金分三种,一为通过厘金,各府县道路河津关隘,设关卡,所有过关商货,抽百分之一为厘金。”
“其二为产地厘金,在出产地对所产物品征收百分之一的厘金,如米、茶、盐、布等,按百抽一,米一石抽一升,皆可按市价折银征收。”
“其三为交易厘金,门市、商铺商人的交易抽税,也为百分之一。”
这三种税,完全简化,税率也不高,百分之一,但实际上却是无所不包。
一样物品产出地先征收一遍产出税,种地的产粮,征税,养蚕织丝的,也一样征税,甚至你晒盐制茶的也一样。
然后商人贩运过程中,要征通关税,贩返越远,关税越多。
最后就是交易税了,商人们在市场、商铺里售卖,每次交易,等于都要征一次税。
百分之一看似不多,但因为征收范围广,且基本上没什么起征点,所以积少成多,能征到的税还是很多的。
尤其是相比于现在明末的税赋现状来说,这会是巨大的改变。
大明的工商税本就低,甚至低到几乎没有,而且官僚士绅阶层们还享受特权,几乎不纳税。
就靠点人头银从百姓那里吸血,这不免就是恶性循环了。
朝廷之前征三饷,虽然设计的是按地来征收,但实际上最后也基本上都嫁接到了百姓头上。
朱以海现在也不能说就要改变大明的税赋制度,不能说对士绅阶级的免税特权动手,但是现在换个名头,用征厘金的名义,可以一试。
毕竟名义上,


相关章节: 第68章 迎圣第69章 国贼第70章 皇叔第71章 汉奸第72章 元老第74章 功勋第75章 绿营第76章 引蛇第77章 赤旗第78章 敌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