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海上升明帝 第186章 气魄决心

第186章 气魄决心


推荐阅读: 重生后,偏执大佬他又在装乖了落寒时节又逢君苏醒后,奶呼呼的魔尊黏上我了如归客栈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疯批总裁的白月光她重生了从李元芳开始镇天神帝逆九世成仙全球震惊!你弟这叫普通人?活无对证鬼道说书人

可能就几石。
从二百到二石,这就是天差地别。
这其实是朱以海借鉴八旗的丁粮制度,满清入关后,几十万旗人都有丁粮养着,什么都不干也有份铁杆庄稼。
朱以海其实也想直接一步到胃,八等爵降等承袭,最后直接就降为庶民,但也得考虑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所以慢慢来。
八等变三阶二十五等,从一万到二百,变成从一万到二石,到时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宗室,绝大多数都只是领几石丁粮的,则负担就要减轻百倍几十倍,甚至等缓过来后,还可以再大刀阔斧的改革调整。
谷  “郡王以下,不限入仕,八等爵以下,不限四业。”
大明的卫所武官制度,其实早随着卫所的驰废成为了阶官,各地卫所也大多名存实亡,而原本的武官世职,其实到此时也已经混乱。
朱以海现在打算干脆把这世袭武职跟卫所剥离出来,甚至把卫所和军户废除,一步步来。先把世袭武职变成纯粹的世袭的恩封赏赐,只拿俸禄没有实际职事。
可凭此为入仕资格,经过吏兵部的铨选后出仕为官。
以前宗室是养猪,就算分封地方,可既不能管民政,也不能统兵,甚至不能科举不能当兵,就算日子过的苦的,也不能从事士农工商四业,你就只能被养着。
朱以海认为得改。
亲王郡王的就先养着不要出来凑热闹,毕竟这些人不是皇子就是皇孙,随便瞎凑热闹容易出事。
但关系疏远了的那些宗室,完全可以出来做官了,甚至等那些降到地位很低的皇室成员,完全可以自谋出路,什么读书经商做手艺,得鼓励他们养活自己。
不能真跟旗人一样就养着,否则会养废。
给丁粮,是保障,是优待,不是要养废。
徐石麒已经被监国的这份气魄完全震住了,这真没把老朱家几十万皇族当自己人啊。
朱以海也是非常不客气的道,“若是能把养几十万宗室的钱粮,拿来供养几十万将士,这中兴恢复大业何愁?”
“所以改革宗藩制度,也是迫在眉睫了。”
“孤鼓励和欢迎宗室子弟出来做事,各凭能力,读书识字的可以做书吏甚至为官,勇武骁健的可以从军入伍带兵打仗,若是愿意出去经商创业的,也是鼓励的。当然,如果有宗室孤寡贫困艰难的,孤自然也不会不管,会让内府负责救济帮助。”
“但是想坐着享受,那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大明若亡了,也就没有皇族朱家了!”
徐石麒点头赞同,“殿下好大气魄,臣愿意来做这个先锋,请让臣上奏提议此事。”
朱以海知道他这是为自己考虑,毕竟臣子冲锋,总比监国亲自下场更易操作,也有回转余地。
“这事老大人可以找邓王一起商议,若是邓王愿意一起上书倡议,则更好。”
邓王朱聿键在宗室中比较有威望,且辈份较高,现在又是朱以海任命的宗人府宗令,本就负责皇族事务。
“回头我再召巨野王和邹平王等议此事。”
巨野王和邹平王都是鲁藩支系,现任的两位郡王还都是朱以海任监国以后授封袭爵的,所以跟朱以海关系较亲近,一来本就是同支,鲁王是大宗家长。二来他们逃亡江南,爵位都还是朱以海下旨让他们承袭的。
朱以海若改革宗藩制度,不管是收王庄田还是征王庄田皇粮,其实跟他们都没多大关系了,他们的封地和庄田,都在山东,早就沦陷于清军之手。就算削禄降爵,他们现在流亡江南,全靠朱以海才落了脚安稳,又有什么资格反对呢。
若是能够好好配合朱以海改革宗藩制度,说不定还能重新得个封地,再划拔些庄田给他们呢。
徐石麒也明白朱以海的意思,若是从鲁藩先开始削禄征粮,那其它诸藩反对声也会小些。
“国家之事,其实就是钱粮之事,钱粮办好了,才能供军养吏,才能天下安宁。尤其是如今,处处都离不开钱粮,没有钱粮,军队整编、训练无从谈起,不能整顿军队,就无法抗击鞑虏!”
崇祯亡国,就是亡于财


相关章节: 第181章 江阴第182章 鸟船入江第183章 义阳归藩第184章 天下养朱(猪)第185章 杀猪收粮第187章 兄弟会第188章 赐丹书铁券第189章 步步紧逼第190章 江南三饷第191章 总督军务大将军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