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海上升明帝 第294章 二次北伐

第294章 二次北伐


推荐阅读: 重生后,偏执大佬他又在装乖了落寒时节又逢君苏醒后,奶呼呼的魔尊黏上我了如归客栈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疯批总裁的白月光她重生了从李元芳开始镇天神帝逆九世成仙全球震惊!你弟这叫普通人?活无对证鬼道说书人

这个策略确实也没什么问题,但弘光没能跟南宋东晋等一样划江而治,最大问题就是简单的仿历史上南朝的拒北战略,却没正视实情。
就如在明末,一直重兵镇守山海关,但其实清军屡屡打进关内,却没有一次是正面过山海关的一样。
弘光想上倚荆襄下倚江淮,却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人。
崇祯十七年的局势下,他们没有如此全面防御的能力。
襄阳虽号称东南重心,但实际上从李自成开始,明末时襄阳数次失守,这座东南重镇,一点都不牢固。
荆州在弘光建立时就还在顺军手中,到他们亡时,也还在顺军手中。
更别说这五大藩镇的统帅都是些什么人?兵都是些什么兵?
反正就算朱以海来复盘这段历史,都认定弘光朝毫无翻盘希望,除非他们放弃这套看似四平八稳的战略。
但又如当时的史可法等弘光重臣们所说的一样,如果弘光朝不守南京,不守荆襄,不守江淮,不跟鞑子正面防御,那么崇祯崩溃后的局势,就会一溃千里,再也收拾不起来。
人心将不再,也就无大明了。
大明皇帝可以南下杭州,甚至南下广州,但那已经不是大明了,也许还能延续个几十年,但彻底失去翻盘机会,只会在清军的追击下一步步苟延残喘,最终灭亡在哪个山海旮旯。
这些说的都对,但问题是弘光守荆襄守江淮,根本守不住,所以一波被平。
也如崇祯当初在南下这事上犹豫不决一样,也想南下,又觉得无法南下,最终被一波带走。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立场。
朱以海不是崇祯,没有舍不掉的北京,他也不是弘光,没有必守的南京。
对他来说,从崇祯到弘光再到鲁监国再到隆武、绍武、永历诸帝,他们用他们各式的失败,向他证明了一点,传统的路子走不通。
什么人心什么其它的都不重要了,因为背上这些,也走不远,倒不如毫无拘束的大战一场。
朱以海不守荆襄,实际上是不守湖北的战略,因为他没有这个实力去守,所以干脆不守,他只守荆江以南的湖南,守巴东郧阳山区,大半个湖北地区,被他毁掉,拿来做战略缓冲区。
反正湖北地区在明末时已经被反复战争摧毁的差不多了,守不住的东西就没必要心疼。
清军拥有无坚不摧的实力,但他们数量不多,清军再彪悍,他们也需要后勤粮饷支援,他们拉的战线越长,他们的补给压力就越大。
没有充足粮草器械支援的清军,实力就会严重下降。
清军会寻找明军的主力,就如当年他们攻北京攻南京攻杭州一样,直接奔袭皇帝、监国所在,擒贼擒王,从最上层瓦解大明。
但现在他们面对的是鲁监国,朱以海不止一次的对他的部下他的阁臣们说过,绍京也只是个行在,他朱以海在哪,大明朝廷就在哪。
他跟太祖朱元璋玩的不一样,朱元璋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但朱以海是不守城,不立中心。
不给鞑子目标。
鞑子的缺点是什么?是人少。
想当年毛文龙不过据海中一皮岛,都能让后金头痛万分。
再千般打造关宁防线,都不如主动出击。
陈潜夫笑笑,“可是殿下这次真要北伐直攻山东?”
“会不会步子迈太大了点,这可是直接就要打到北京城下了啊,江南形势大好,何不在江南继续跟鞑子打?”
“殿下真想打回兖州老家吗?”
朱以海喝着茶,神色却很坚定,“鞑子这次抽调四路精锐南下,前后数万人马,鞑子总共多少披甲?”
“这些精锐南下后,那么河南、山东等地必然空虚,我们又何必在江南跟鞑子们硬抗,不如跳出江南,绕到他们后面去,开辟新的战场。”
“我们现在实力太弱,就必须不断的流动起来,不能让鞑子围住、抓住,只要不断的流动,袭击他们的虚弱之处,积聚实力,才有可能在将来跟他们正面对决。”
想当年朱元璋的高筑墙战略能成功,还有个关键是缓称王,是当时的陈友谅等许多


相关章节: 第289章 拆迁大队第290章 止步襄樊第291章 三夺苏州第292章 狗急跳墙第293章 绿营神勇第295章 马踏连营第296章 钱公内应第297章 永镇台湾第298章 五忠溃败第299章清理门户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