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海上升明帝 第319章 御营

第319章 御营


推荐阅读: 重生后,偏执大佬他又在装乖了落寒时节又逢君苏醒后,奶呼呼的魔尊黏上我了如归客栈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疯批总裁的白月光她重生了从李元芳开始镇天神帝逆九世成仙全球震惊!你弟这叫普通人?活无对证鬼道说书人

“这御营粮台的官还说,他们御营虽不再招兵了,但是一直在为御营兵娶妻成亲。”赵福道。
赵贵问,“什么意思?”
“就是那个意思,有合适年纪的姑娘,御营粮台愿意出娉礼给御营士兵娶妻。据说他们早就这样做了,已经给御营上万亲军娶了老婆了。”
赵贵大女儿才九岁,但赵福的儿女们却比较大,他大女儿十八二女儿十六,三女儿也十三了,要说来,这都差不多能嫁人了。
大明早年间娉礼不多,但到了明中时娉礼渐高,不高娶不到妻,再到晚明时,因为高娉礼后来慢慢也引出了高陪嫁,甚至陪嫁比娉礼还高。
而且往往最后娉礼陪嫁那都是要给新娘子带过去的。
早年间有女儿的笑嬉嬉,生儿子多的苦哈哈,到了后来,生女儿多的就要愁死人,甚至不少地方,因为无法置办女儿陪嫁,陪不起,一些姑娘年纪大也嫁不出去。
再到了后来,不少地方都是女婴一出生,就直接溺死的,尤其是明末时,溺女婴已经在很多地方十分严重,大多都不愿意多养女婴,除了重男轻女的原因外,主要还是因为明末时各地风俗上,姑娘陪嫁都重。
风气如此,不给陪嫁,很难嫁出去,给少了,夫家不愿意,女儿甚至都不愿意。
赵福跟赵贵是同村,以前也算是个小富农,但这些年偏偏日子难过,拿不出女儿的陪嫁,女儿们也都有些耽误了。
老大都十八岁了,谈了好几家,就因为别人一问能给多少陪嫁,给的太少,对方就不愿意了。
女儿嫁不出去,也总埋怨家里。
“这御营给亲军娶妻,条件可不错呢,他们会帮士兵付娉礼,然后代给新娘置办陪嫁,而且还说这娉礼他们给了女家后,不用再带回去。”
“而且这些御营兵军饷很高,辅兵一个月都有三两银子,战兵分三等,三两九到四两五不等,而且还有赏赐等,甚至还能低价买田置地,这要是嫁过去,日子可就好过了。”
赵福已经打算把三个女儿都嫁入御营,这样一个女儿起码也有五两娉礼,那就是十五两,还不用他出半分陪嫁,按以往他们老家风俗,如果他找个门当户对的家嫁女儿,娉礼也得五到十两,嫁妆就得十两起。
而在他们老家,原来他家雇的长工,一年到头也就给三两银子,另包吃住,再给置两套衣服,年节再给点礼物点心什么的。
这嫁个女儿,得是个长工干上四五年的收入。
“这兵荒马乱的还能成亲?”赵贵问。
“也不是说在这里成亲,我问过粮台的官,他们说是先由御营粮台统一负责下娉,把姑娘先接过来,然后送回后方,到时御营那边呢,二等兵以上的,表现好的优先成亲,到时两边会搞个什么相亲,总之就是一次几百上千对新人成亲。”
“我觉得挺好的。”赵福刚喝上一顿粥,却已经考虑遥远了,“我觉得鲁王殿下真不错,他的兵也好,这山东是呆不下去了,这仗还不知道要打多久,这饥荒估计也难缓,不如跟着南下。”
“你我都识字,过去了谋个差事不难,总好过在这里?只是这南下千里迢迢的也不容易,若是我女儿嫁入御营,那他们总得对我这老丈人照顾照顾吧?”
赵福很精明。
赵贵听了也觉得这鲁王不错,还能这般为士兵们考虑,怪不得这些御营兵军纪很好,没欺负百姓,还能放粥。
“那我也南下,我读过书也能写会算,我去粮台问问要不要我做事。”
“嗯,到时咱们两家人一起南下,也能互相有个帮衬。”赵福道。
······
鲁桥镇中。
张名斌、朱胜利还有朱成功、张全、刘穆、沈文忠等数名御营军官正在议事。
“这些伪鞑子,居然屠了夏镇,这个仇我们必报!”张名斌一拳砸在桌上,“孔有德这狗汉奸已经撤回兖州了,耿仲明也从鱼台撤回济宁,现在尚可喜这狗汉奸充当先锋,正沿运河南下。”
“已经打探到,尚可喜部有八千人,其中骑兵四千,车步营四千,其实力比之前的孔有德还强一


相关章节: 第314章 背刺第315章 易帜第316章 超勇公爵第317章 江西第318章 饥民第320章 三叠第321章 四千甲骑的覆没第322章 两蹶名王威震天第323章 烈火焚城死不降第324章 传檄天下王师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