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海上升明帝 第323章 烈火焚城死不降

第323章 烈火焚城死不降


推荐阅读: 重生后,偏执大佬他又在装乖了落寒时节又逢君苏醒后,奶呼呼的魔尊黏上我了如归客栈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疯批总裁的白月光她重生了从李元芳开始镇天神帝逆九世成仙全球震惊!你弟这叫普通人?活无对证鬼道说书人

济宁州城。
一路败逃至此的尚可喜被围住了,他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四面围城的明军骑兵,目中尽是绝望。
本以为逃至济宁就可得救,可谁知一路奔逃至此,济宁居然成了一座空城,本该领兵六千驻于此的智顺王耿仲明居然早就撤离了此地,独留空城一座,而且城中粮草皆无,百姓也都弃城逃荒去了。
一路奔逃人马疲惫,还不及离开,明军金吾骑兵已经追了上来。
“大王,咱们就剩下九十八骑了。”
九十八骑,人马皆疲备饥饿,独守一座空城。
“杀匹马,先饱餐一顿。”尚可喜道。
济宁是一座散州,属兖州府管,明初济宁城仍叫任城,是处在地势高亢的渔山,一座土垒的旧城,明洪武时,为防被河水淹没,济宁卫指挥使重建砖墙,十八年,改济宁府为济宁州,州治任城,仅剩三县。
到如今,任城县的名字逐渐被废除,人们也不再称县城,而直接称济宁州城或州城。
眼下的济宁州城还算完备,呈一个不怎么规则的正方形,高三丈八,顶阔二丈,基宽四丈,周长十里三十步,外砖内土,四门都是双重门,内四门两侧还筑有军、马道。
城上又有城楼、炮台、女墙、垛口,下有护城河,四门外各有吊桥,城墙内四角各有海子,还有外城、圩门和外壕。
如果耿仲明六千兵仍在,那凭这座砖城,加上不远的兖州八旗大军,完全可以不惧明军。
但现在,耿老二跑了。
甚至城里无粮、无人。
他就剩下九十八骑,分守四门都不够。
尚可喜的心中升起一股浓浓的绝望感,他望着城外的那明旗,不由的回忆起了自己曾经在那面旗下战斗的岁月。
当年他与父兄等不甘后金肆虐,与父兄奋而投军反抗,投入到毛文龙麾下,加入了东江镇,他在东江镇奋斗抗战十年,一路积功至广鹿岛副将。
回想那十年,是他人生最热血激昂的十年,也是他人生最有理想,甚至愿意为理想而死的十年。
那是他人生最有意义的十年。
他反抗后金,为大明为汉人而战,为忠义而战,这是悲壮的十年,也是气吞山河的十年。
他不愧辽东的同族,无愧朝廷。
当年若不是毛文龙被袁崇焕擅杀,之后东江镇频频内讧,他虽一直听令朝廷,为朝廷镇压叛乱,可最终换来的却是东江总兵沈世魁要冤杀他。
他是被迫投降后金的,为了大明朝,他的家族死了几百口。
再回首,那些尘封的记忆再次清晰起来。
看着那面明旗,尚可喜脸上居然露出了笑容。
“大王?”明贼要攻上来了。“我已经让弟兄们分守四门,可咱们人太少了。”
尚可喜却没有半丝慌张,他看着还是当年从东江一起跟随他的中军官,“耿老二故意要借刀杀人,陷我于死地也。孔有德之前在夏镇失手,肯定清楚明军实力,却故意一字不提,让我代为前锋,呵呵。”
“大王,弟兄们掩护你突围回去,一定要向朝廷弹劾孔耿二贼。”
“迟了。”
“我们只带了一匹马跑出来,这一路人疲马困,现在外面这么多明骑,根本不可能再逃回兖州去。
这里就是我终结之地!”
“大王,弟兄们掩护你逃,我跟大王换衣甲,去吸引明军。”
“没用的。”
如果他早知道济宁是空城,他不会耗尽最后一点力气来这,他往其它方向逃,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可现在被困于此,没有半点机会了。
“曾经我为大明奋战十年,无愧君恩国恩。后来被迫逃奔后金,太宗皇帝待我也是恩重如山,我一副将归附却授封王爵,如今就让我死在此处吧。”
“我死后,你们砍下我首级,开城投降吧,也许能得明军饶一性命。”
城外明骑奔驰,红旗猎猎。
谷  绝望的尚可喜拔剑。
“大王,实在不行我们一起降了吧!”
尚可喜拒绝了。
“我曾是明臣,可早是过去,我十二年前渡海降清,便不再是明臣了。大清待我


相关章节: 第318章 饥民第319章 御营第320章 三叠第321章 四千甲骑的覆没第322章 两蹶名王威震天第324章 传檄天下王师振第325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326章 监国驾临耀武威第327章 南渡长江逼南京第328章 珠连璧合严鲁计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