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海上升明帝 第488章 一锅端

第488章 一锅端


推荐阅读: 重生后,偏执大佬他又在装乖了落寒时节又逢君苏醒后,奶呼呼的魔尊黏上我了如归客栈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疯批总裁的白月光她重生了从李元芳开始镇天神帝逆九世成仙全球震惊!你弟这叫普通人?活无对证鬼道说书人

运河西岸。
沧州州城长芦。
城内,长芦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使王文渊正在花厅内准备宴席。
今天,内秘书院大学士、三省总督洪承畴将路过沧州,王文渊这位运使自然得好好款待,身为从三品的盐运使,他的主要职责就是掌长芦盐政。
虽然局势紧张,北直沿海已有数处盐场被袭, 但王文渊却仍然忙着为洪承畴接风。请帖也早早发出,出席的都是沧州这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张御史到了没?”
“刚到。”
相比起三品的运盐使,沧州还有个巡盐御史。巡盐御史的品级较低,仅为正七品。沧州巡盐御史的衙门设在北京,位于宣武门外,但在天津、沧州、山东还设有行馆。
王文渊与张宣的关系,其实是七品的张宣管三品的王文渊。本来明初设巡盐御史时, 其职责仅是专巡私贩, 纠察奸弊, 并不管理具体盐务。
在明中期以后,巡盐开始介入盐务管理,盐区事务虽仍由都转运盐使司总领,但却要受巡盐御史之政令了。
除了是因为御史是都察院派出的中央官员外,也因为中期开始,长芦巡盐御史还兼理河道,长芦巡盐御史兼管通州直抵济宁州一带河道,并提督所属军卫有司,禁治豪强,革除奸弊,督收钱钞,点视驿站,缉捕盗贼,盘检马船等。
可以说,虽然巡盐仅是七品,可实际上的权柄,却不下于巡抚。
他兼管北河, 实际可以说就是北河总督了。
既管盐又管河,还管钞关、军卫,可以说是个见官大一级的。
王文渊的三品跟人家的七品一比,提鞋都不配,他这三品往上升,顶多去做个按察使甚至是副使,或是参政、布政使,人家那巡盐,往上走必然是巡按等实权要职。
来到门口亲自迎接张宣,恭敬请入花厅。
“王大人,洪阁老马上到了,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吧?”
张宣见面直言。
“沧州别的东西没有,就是盐多。船和盐都已经准备好了,另外长芦的盐商也都召过来了。”
面对比自己年轻的多的张宣,王文渊丝毫不敢大意。
洪承畴出京之前,就已经传来命令,要长芦这边准备盐。
长芦盐场,管的不仅是长芦镇的盐场, 是整个北直甚至包括山东的盐场, 都归长芦盐场管, 长芦巡盐御史也是兼管山东盐法的。
现在清廷钱粮紧缺,洪承畴出京总督三省,目光直接就瞄准了长芦盐。
在北京的时候,就已经向朝廷讨要了许多盐引,向北京的盐商们弄到了大笔银子,然后来沧州,又要直接来提走大量盐下山东,用以充做军饷。
洪承畴并不在意增发盐引,对盐商的困扰伤害,也不会在意他过来提盐其实会让盐商们有引无盐。
王文渊和张宣当然也不会管这些。
张宣甚至还是洪承畴的学生。
老师的要求,他自然要全力满足。
洪承畴除了要盐,还要钱、粮,以及兵。
他从北京出来,就带了几十个家丁,要在沧州调一批绿营充做自己的标兵。张宣手底下有兵,他兼理北河,从通州到山东济宁的这千里北运河,都归他管,沿河的原卫所军丁、运丁,也都是在他管辖下。
“那些盐商们都交待过了吧?一会可别当着洪阁老的面哭穷说没银子啊,那样可不光是丢你我的脸面。”
“请大人放心,我已经找他们亲自交待过了,这些人也都清楚,要是不肯掏银了的后果,谁敢不掏银子,以后就休想从长芦拿到一粒银,不管他手里有多少盐引,都不管用。”
张宣满意的点头。
“时局艰难,大家要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如今两淮、两浙盐场落于明贼之手,这长芦盐场越发重要,这些盐商们想要继续赚银子,就得听话。”
一名家丁进来。
“大人,洪阁老的船从河上过来了。”
张宣立马道,“赶紧出城迎接!”
王文渊随他来到外面花厅,那里已经聚了一堆官员,外面的廊下,还聚着更多丝绸华服的盐商们。
“诸位,洪相公的船到了,随本官一


相关章节: 第483章 忠义第484章 死忠死孝第485章 养女第486章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第487章 活捉洪承畴第489章 拉人头第490章 抢第491章 人海第492章 饮恨第493章 谍中谍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