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海上升明帝 第580章 威海

第580章 威海


推荐阅读: 重生后,偏执大佬他又在装乖了落寒时节又逢君苏醒后,奶呼呼的魔尊黏上我了如归客栈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疯批总裁的白月光她重生了从李元芳开始镇天神帝逆九世成仙全球震惊!你弟这叫普通人?活无对证鬼道说书人

八月中秋,山东威海。
从威海镇港驶来一条船到了刘公岛码头。
“据说在战国之时,此岛为刘公别业,也有人说是汉朝灭亡后,刘氏皇族避乱来此岛,如今倒也无从考证,不过岛上倒是有刘公祠刘母祠还有龙宫庙。”
“之前岛上只有东西两村, 人口不多。吾皇北伐,迁都登州,驻兵威海,也在此岛上建工坊、码头等,倒是让这里日益兴盛起来了。”
船上下来一行人,看着刘公岛新扩建的码头, 感受着这勃勃生机。
朱以海入登莱后, 也在山东裁撤卫所, 实土卫所直接设县、镇,无土卫所则直接并入县乡,威海卫裁撤,军户为民,隶属文登县,威海卫改为威海镇。
在绍天朝新制里,规定府州县治所在为城,城外的市镇、村庄、屯集人口满五万者设镇,其余为乡。
威海正式撤卫设镇,下辖街道、村里。
由于威海港位置优良,且海港每年大部份时间都不冻,故此这里还成为水师的驻地,同时从这里抵达朝鲜的仁川十分便捷。如今大明与朝鲜海上贸易,朝鲜向大明开放平壤、义州、仁川等几个港口。
威海港出入的商船也大大增多。
威海驻有御营水陆兵马, 刘公岛上还有炮台、水师营和水师学堂以及教导营,上面还有许多御营官兵的家眷, 加上铸炮厂、造船厂等的设立, 使的这座海山仙山也十分热闹起来。
原本仅两个小村子, 如今迅速超过万人。
距离威海港不到十里的这座岛,码头上一片繁忙。
码头上有人来迎接。
“现在刘公岛很兴盛啊。”威海镇的镇长陪着几名从东京来的官员道,刘公岛的保长刘继祖接话道,“确实,我从小在这里长大,我家据说汉代时就居住在这岛上了,洪武时设威海卫,成为军户,后来因倭寇骚扰,朝廷把岛上的人都迁入内地,嘉靖年间,这岛上还一度为倭寇占据。
后来倭寇平定,我们才又回到岛上垦种。”
刘继祖是刘公岛的保长。
以前大明朝是皇权不下县,县以下不治,都是乡绅自治。
朱以海的绍天朝廷,如今却是县下设乡镇,乡镇下编保甲。乡镇有乡公所、镇公所,保甲还设有保公所。
乡镇有乡长镇长副乡长副镇长, 下有办事员一到三人,乡(镇)丁一到三人,保公所有保长、副保长, 保丁一到三人,各甲还设甲长一人。
实行管教卫三位一体,管理户籍、税赋、治安等。
原来是乡村都交给乡绅、大族自治,但朱以海觉得这样做虽然省事,但问题很多,所以整合起来,加强管理。
乡镇长属于流外,但有具体的职事任务,协助县里办事。
其实以前各县虽然明面上官两三个,吏没几个,但事实上一些大县胥吏上千,只不过不是正式编制而已,但一样还是吃公家饭,开销一样是加在百姓头上的,只不过没列在朝廷正税里面罢了。
皇权不下乡,于是官吏全都集中在县一级。
有需求那就该正视,与其都挤在县衙,倒不如合理的派出。
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当然能够提升效率,也能方便百姓。
刘继祖这个保长虽然不入流,但一个月有三块龙银俸钱,具体的事情也还是不少的,十户一牌,十牌一甲,十甲一保,正常是一千户一保,不过实际上也是有弹性的,甚至保之上还有联保。
刘公岛发展迅猛,从原来的两个村,百多户,到现在已经过万人了,虽然有许多都是属于御营军方管理,但也仍新建了一个村,原来的两个村也人口大增。
实际上刘继祖这个保长,现在管的不是一千户,而是几乎管了整个刘公岛上非军事区人口,足有几千户不止。
他不仅要管着上千人的保丁,也还有一支百人的乡勇,甚至还有一支几十人的保安队,有十来人的保办事处的办事员队伍。
从户籍管理,到治安巡逻、保丁训练,甚至防盗缉贼,打击走私等等,什么事都要管,连一般民间纠纷诉讼也是要管的,除非是刑事案件和重要


相关章节: 第575章 白杆兵再战八旗第576章 折戟沉沙丧魂胆第577章 千里飞捷添义子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579章 邮政第581章 青石关第582章 太行山上第583章 进军第584章 汛塘第585章 讲武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