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海上升明帝 第582章 太行山上

第582章 太行山上


推荐阅读: 重生后,偏执大佬他又在装乖了落寒时节又逢君苏醒后,奶呼呼的魔尊黏上我了如归客栈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疯批总裁的白月光她重生了从李元芳开始镇天神帝逆九世成仙全球震惊!你弟这叫普通人?活无对证鬼道说书人

山西督粮道张集最近过的很滋润。
虽然山西经历姜瓖等叛乱后,遭受破坏很大,甚至今年两度起蝗灾,影响了粮食收成,但这些对于张集来说,却是无所谓的。
他如今身为督粮道还兼邮驿道,手握一省粮道大权。
越是战乱、饥荒, 他手里的粮食就越值钱。
秋收已经开始,今秋虽然受旱、蝗之灾,加上战乱影响,山西的粮食种植没能恢复,产量远不及往年,但收粮季节又到了,又是他大展伸手,银钱滚滚来的时候。
去秋和今夏两季,张集已经捞了很多银子了,不仅把借的三万两京债和私债都还清了,除去开销外,还有五万多两银子。
先前刚来,还得多方打点,如今关系稳固,现在就是安心捞银子的时候了。
在正式开秤收粮之前,张集还特意分别邀请了各个合作伙伴的心腹前来密议,有总督、巡抚的子弟、幕僚,也有驻军的将领亲随,甚至还有几大皇商的掌柜等。
“老爷,山里来人了。”
张集与各家代表谈的都很满意,大家都是已经有过一年的合作关系了,之前合作很愉快,也都愿意继续下去。
关于这次山西秋粮征收,他们也都同意了张集提出来的新办法。大体就是先要求所有百姓本色纳粮,按亩征粮。
之前是每亩地田赋折银征一两,然后其它各项丁役折每亩二钱二分,三饷亩加三分, 总共是一两二钱五分银,然后张集等又在这个数上加征火耗两成,两钱四分五,平余等乱七八糟的继续加,耗上耗,什么运送、损耗、吏丁工食费、运输费,登记纸笔钱,又加了两成。
所以实际加了四钱九,加上一两二钱五,因此就是一两七钱四。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他们去年还有其它办法弄银子。
比如法玛上弄点手脚,用旧法玛甚至直接用假法玛,加上那些吏员称量时的手法,一百两银子可以在法玛上弄到三两,然后称量时弄手脚等又能弄到五两。
折银征银,可百姓手里头哪有这么多银子?
所以去年张集他们的办法,就是在征税前,故意打压粮食收购价格,百姓不低价卖给他们都不行,因为是官府指定的粮商收购, 不能卖给其它人。
本来一石粮能值几两银,他们硬能压到一两。百姓拿粮食换成银子来交税,他们还要在银秤、法码上做手脚,甚至成色上要再弄一道。
最后百姓实际上被贪掉太多。
而张集把银子收上来以后,再重新融铸,暗里掺铅,降低银锭成色,再捞一笔。
这事反正已经弄成一个利益联盟,从总督巡抚再到地方知府、驻军将军等等,全都有份。
可是今年张集嫌这捞的银子还是少了,他提出了新的征粮办法。
今年要征本色,就是直接按亩征粮。
但可不是简单的征粮这么简单。
之前已经定的折银标准是亩征一两,丁银二钱二,还有各种耗费等,最后是一亩一两七钱四,这其实已经是学南方摊丁入亩的做法了,但却又增加了耗羡等在内。
今年说是征粮,但不是按以前说一亩征多少粮,而是按去年征的这个一两七钱四来算,本来去年是一石银折银一两。
张集打算先把这一两七钱四,折成粮,按低价折,折成一石七斗四升粮,实际上现在根本不可能有一两一石的粮,山西粮价起码也得是三两一石。
但他就按一两一石先银折粮,所以一亩得缴粮一石七斗四升。
但是,所谓本色征粮,也是假的。
张集先把地丁银折成实粮后,再又要求百姓按市价折银上缴,先前一石折一两,现在市价定的却是一石折银三两,这转换一下,原本一亩缴银一两七四,现在就变成五两二钱二分了。
翻三倍。
但这还没完,因为张集要的是粮,粮更值钱。
所以跟去年一样交银子还没完,他会把弄来的银子再向大户、粮商,百姓摊买,一石粮给二两银子,还要短一钱。
百姓粮折银,五两二钱二一石,从百姓那买却是一两九钱一两。
前面从百姓手里赚了三倍差价


相关章节: 第577章 千里飞捷添义子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579章 邮政第580章 威海第581章 青石关第583章 进军第584章 汛塘第585章 讲武第586章 一铳破城第587章 走投无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