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海上升明帝 第598章 今日头条

第598章 今日头条


推荐阅读: 重生后,偏执大佬他又在装乖了落寒时节又逢君苏醒后,奶呼呼的魔尊黏上我了如归客栈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疯批总裁的白月光她重生了从李元芳开始镇天神帝逆九世成仙全球震惊!你弟这叫普通人?活无对证鬼道说书人

淄川上了头条。
朱以海御门早朝回来,吃早餐的时候习惯翻看报纸,结果就看到复兴报头版头条报道淄川良绅义民。
复兴四大主编,复社四公子甚至还写亲自评论。
本来淄川出了孙之獬,坏了名声。
结果现在出了无数良绅义民,忠国拥军,在皇帝已经明旨免除以往欠缴、今年地丁的情况下, 仍然主动的把刚秋收的部分粮捐献朝廷,不仅把历年积欠都给补上了,还主动协助新任地方官员,把田亩户籍重新清理登记,把鞑子来后强征侵占的田地,都帮助县衙清量入官,并协助官府统征秋粮,帮助安置流民······
甚至还有对一些士绅农民的采访报告,比如那位高喊着上缴皇粮天经地义的张二牛。
有首发倡议在地方建立义仓,带头捐献义仓粮,亩纳二升,捐粮救济孤寡,做好一方表率的贤绅,
而张二牛等农民,也一样不甘人后,坚持也捐义仓粮。
淄川的胥吏衙役们,不仅帮助整理之前的账簿仓储,甚至还主动的把以往亏空填平了,声称绝不让大明收复淄川后还背上以往的烂账。
贤绅、义士、良吏啊。
甚至在谢迁、丁可泽等好汉带领下,淄川原来的那些山贼、响马,纷纷响应朝廷号召,主动下山前来请招安,解散人马, 上缴刀枪, 或加入乡勇团练, 或还乡恢复本业。
这简直就是大同社会啊。
后面还有许多相关报道, 诸如新县令顾咸受他们到任后如何迅速展开工作, 如何救济难民,甚至分田授地。
而驻于淄川的御营军,新建立的乡团,又是如何的与民秋豪无犯,军民鱼水一家亲。
甚至是淄川迅速恢复安稳,山里的矿又开起来了,地里也仍在忙着种油菜、小麦、萝卜等,百姓甚至自发组织,修理道路桥梁,维护水渠,县城乡镇的市集又热闹了起来······
朱以海看完,合上报纸,不由的摇了摇头。
这报道的还真是了得。
虽然他一眼能看出来,如今在谏院做给事中的那四公子,明显是有为顾咸受这个刚因党争案而被贬斥出京做知县而出手相帮之意。
顾咸受党争一案是坐实的,没的翻案,但贬谪地方也还有机会再机, 所以他们现在抓住这机会,给顾咸受造势, 表面上那是宣扬主旋律, 为朝廷弘扬宣传,可这私底下,也确实是顺势给顾咸受等挟带了点私货。
不过朱以海虽清楚这些,但也只是一笑而过。
淄川这次的事情,能发展成热点,是有几个特别的因素聚合一起的。首先就是孙之獬是个天下有名的大汉奸,人人切齿恨之。
而谢迁在齐地近年也是有名的好汉,他攻下孙家庄园,把孙之獬弄的猪狗不如,确实也是非常震撼的,既大快人心,同时也很好的震慑了下现在这些新复之地的那些士绅豪强们,毕竟在鞑子占领的这两年,甚至再加上之前顺军占领时,他们不少人那都是降顺降虏的。
谁屁股底下也不是那么干净,孙之獬这般下场,谁都得暗暗心惊。
这无形之中杀鸡儆猴了。
另一方面,谢迁等接受招安,整编成团练营,也为这齐鲁地方上这些各路人马,指明一条路。
当然,重要的还在于,朝廷收复这些地方后,确实没有半点抢掠扰民行为,而且地方官也很快派到,迅速的恢复了地方秩序,推行的新政,对比以前崇祯朝、顺军、鞑子控制时的政策,那好的真不是一星半点。
尤其是这新来的官员们,驻守的军将们,现在这吏治不是一般的好,虽然这也可能仅是极特别的情况,以后也许慢慢还是会变样,但起码现在这一对比,那真是让人心惊。
对乡绅豪强地主们来说,他们积极补缴也好,主动退还侵占也罢,其实不过是吓怕了,这些都是为求自保。
而对张二牛等许多百姓来说,他们为什么也还要上缴皇粮,交义仓粮呢?也是有不少原因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之前士绅地主、以及鞑子等侵占了许多百姓的田地,现在大明一兴复淄川,这些地都


相关章节: 第593章 张苍水第594章 红线第595章 元从勋臣第596章 帝赉忠良第597章 天经地义第599章 旧时王谢第600章 先威后恩第601章 济南第602章 承诺第603章 招待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