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海上升明帝 第604章 章丘

第604章 章丘


推荐阅读: 重生后,偏执大佬他又在装乖了落寒时节又逢君苏醒后,奶呼呼的魔尊黏上我了如归客栈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疯批总裁的白月光她重生了从李元芳开始镇天神帝逆九世成仙全球震惊!你弟这叫普通人?活无对证鬼道说书人

皇帝在淄川并没有过多停留,便率军往章丘而去。
虽然大臣们认为淄川已经靠近济南,可驻跸于此,遥相指挥。可朱以海又哪是愿意躲在后方听消息的人,真要是这样,他干脆就留在登州好了。
“章丘有明一朝,出了一百四十八位举人, 三十六位进士,人文之乡,去年鞑子北京会试,章丘还出了四名同榜进士。”
朱以海登上长白山,望着山下章丘城,听说去年出了四个鞑子进士后, 不由的感叹, “朕还以为章丘铁匠天下有名, 铁锅打的好,倒不成想这章丘读书人也多啊。”
“章丘铁匠确实天下有名,据说唐朝时就称山东章丘冶铁天下首,唐长安二年,章丘还出了位武状元。”
前年出了九个举人,去年中了四个进士,这个县确实科举成绩不错了,只是他们都是参加鞑子的科举。
望着山下军营相连,章丘城坐落山下河畔。
青砖小瓦,杨柳依依,竟然有几分江南的感觉。
“陛下,李缙明等章丘士绅求见。”
“可是那个梭庄村李缙明?”
梭庄村李氏很有名,因为这个唐代建村的千年古村,在明末出了三代七举人五进士,可谓非常了得。
李缙明也是去年去北京参加会试中得进士的章丘四进士之一,他有个哥哥李缙征,天启年中进士,官至彰德知府、工部郎中。
他在崇祯朝还为其祖母夏侯氏上表奏请表彰, 得到恩准,崇祯八年在村中落成节风可风牌坊。
李缙征崇祯十四年死于任上,李缙明和弟李缙益在前年在济南同中举人,去年李缙明在北京中进士,李缙益落榜,今年鞑子开恩科,李缙益金榜题名。
一个村子的大户,三代人出了七个举人五个进士,确实是非常了得了,尤其李缙征三兄弟那是亲兄弟。
“既然来了,那就见一见。”
章丘的建城历史远到北周时,初名高唐,后来改名章丘,一直延续至今,明代时也几次加固城池,修成一座石城。
距离府城不过八十里,章丘本来是驻了不少绿营,但面对神策军的到来, 他们还是开城投降了,没有做抵抗。
城中的士绅百姓倒也免去一场战乱。
士绅们推举李缙明等做代表, 前来朝见天子, 也是希望能够得到朝廷优抚。
他们也自知这几年归顺清廷,深知理亏,于是剪了发辫,换回汉服,还筹集了一大笔银钱来进贡天子。
人没到,礼单倒是先送上来了。
黄金五百两,白银万两。
这笔钱若是放在崇祯年间,绝对很多,因为崇祯再怎么哭穷,向百官借钱,大家都不会愿意掏,哪怕大学士都顶多能出个几百两银子。
放在现在,不多。
因为对章丘的这些士绅大户来说,凑这点银钱不算难。
章丘人文之乡,靠近府城,很富庶。
章丘的冶铁确实很有名,古称铁匠之乡,汉武帝时全国设铁官四十八处,章丘有东平陵冶。
章丘的铁匠,始于春秋,兴于西汉,而盛于大唐,到宋明也是经久不衰。
这得益于他们的有利条件,章丘自古有三多,打铁师傅多,出门商人多,药材店铺多。章丘方圆百里,有着丰富的铁矿、石灰石、耐火土、煤炭等资源,为冶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明代之时,山东厨子们主导宫廷御膳,鲁菜也成为官菜,无论宫廷宴饮,还是官场应酬,鲁菜都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做海参、鲍鱼、燕窝、鱼翅、乌鱼蛋这些,真材实货,精烹美制。
而每个鲁菜厨师,都有一口来自山东章丘的铁锅。
章丘这么一座千年古城,人文荟萃,科举有名,举人进士出的多,官员也多,而铁矿、煤炭这些矿产多,所以也有一大批矿老板,他们千牛招牌的铁匠、药材也做的很有名,所以章丘的那些大户,身家真的很殷实。
不是简单的占有田地多,而是兼营采矿、冶铁、药材等等,甚至鲁菜里还有个章丘帮,在外开酒楼的许多,以前在北京就有几十家章丘人开的酒楼,据说跟福山帮有的一拼。
矿老


相关章节: 第599章 旧时王谢第600章 先威后恩第601章 济南第602章 承诺第603章 招待第605章 倾城第606章 下南洋第607章 甲必丹第608章 大使、华商第609章 排枪、八旗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