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海上升明帝 第629章 大明湖畔

第629章 大明湖畔


推荐阅读: 重生后,偏执大佬他又在装乖了落寒时节又逢君苏醒后,奶呼呼的魔尊黏上我了如归客栈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疯批总裁的白月光她重生了从李元芳开始镇天神帝逆九世成仙全球震惊!你弟这叫普通人?活无对证鬼道说书人

济南。
大明湖畔。
湖东北水月禅寺门前,钓矶上,皇帝朱以海今天也垂一竿放钓,欲做一日明湖主人。
王桑榆翩然而来。
骑一匹五花马,墨绿袄裙配草绿马面褶裙,收口的琵琶袖,外罩织锦绣花比甲,端的是花貌月神,柳态玉骨。
人在马上,更添飒爽。
“陛下钓了几条鱼了?”
“收获不小,”朱以海笑着,浮标抖动,朱以海熟练的提竿,又是一尾肥美的鲫鱼。
“陛下真会选位置,这钓矶处与泉水相通,就算寒冬腊月,这大明湖九成湖面都冻上了,这里也不会冻上,最是钓鱼好地位。”王桑榆利落下马,径直来到皇帝面前。
“这处的鱼都格外的鲜嫩,没有土腥味。”
朱以海将那条巴掌大的鲫鱼取下,确实鳞片都长的颜色更好看,“炖汤,快过年了,喝一盅鲫鱼汤最是鲜美,加点萝卜丝更鲜。”
大明湖对于济南来说,相当于杭州之西湖,这片由济南诸多泉水汇聚而成的湖,是那么的灵秀。
湖畔的这水月禅寺,更是历史悠久,建于五代后晋年间,在济南水门内东,祀观音。寺里香水旺盛,许多山东士子都喜欢在这里读书。
比如新城王氏的王士祯四兄弟,章丘的李翰明兄弟等,之前都在这里读过书。
大明湖处处是景,处处是典故。
就如朱以海现在脚下的这块钓矶也非常有名,本来只是一片湖中石,在崇祯十年,有一位山东官员弃官归乡隐居,就在水月寺读书写诗,闲来便在这钓鱼,他还特意在此留下了不少诗篇,但却隐姓埋名,并不与别人来往,自号明湖主人,过着悠闲的日子。
不过据说后来被鞑子破城后杀了,再无影踪,但他留下的钓矶却成大明湖一景,无数文人士子都喜欢来此打卡,并留诗一首。
“要来一竿吗?”朱以海问。
“我只会骑马射箭舞刀弄枪,这钓鱼真不会。而且天这么冷,在这钓鱼也太受罪。”
“看来你确实不会钓鱼,真正的钓鱼人哪会在意风霜雨雪,只要有口,就是下刀子也不怕。”
朱以海收起竿,“做鱼吃吧,你做还是我做?”
王桑榆今日不着禅服,袄裙马面还配了假发,倒跟昨日完全变了个人一样。
“陛下还会做鱼吗?”
“嗯,老饕也都是会烧菜的厨子,因为嘴叼所以手艺好。”
“那倒没想到,我只听说圣人节俭,每顿仅四菜一汤,想不到还是饕餮。”
“朕其实好吃,食的精细,但反对浪费。”
朱以海收获不错,钓矶位置确实好,是个很好的口子,钓上来不少鲫鱼鲤鱼还有鲢鳙等,朱以海最后留了两条鲫鱼,一条鳙鱼,其它的叫来侍卫,让他们拿去加餐了。
在湖边搭起了灶台,取来趵突泉的水。
鲫鱼做汤,去鳞摘腮除内脏清洗干净后,起锅烧油,撒点盐,把鲫鱼下锅小火煎,煎到两面有些金黄,铲起,再下了两个鸡蛋煎定型,这时再下入泉水,大火烧开,把鱼、蛋下入,然后放入切好的白萝卜丝。
这季节正是吃萝卜的时令,天寒地冻,萝卜却越发水嫩爽脆鲜甜。
大火炖煮食材,很快便鱼汤浓白,香味弥漫。
最后撒点红色枸杞和绿色葱花点缀,加点盐调味,一锅香浓的鲫鱼汤便完成了。
王桑榆站在旁边看了皇帝这行云流水般的厨艺,也不由的佩服万分,真没想到皇帝是真会做菜,手艺还不错。
胖头鱼,皇帝弄了个一鱼两吃。
剁椒鱼头和红烧鱼段,烧汤的时候,这两个菜一起做。
做好的剁椒鱼头上那火红的剁椒,浇上点热油,把那剁椒、花椒、小葱一激,那股子香辣味诱的人流口水。
切成大块的鱼段先略微炸一下,然后红烧,里面加点韭黄,也是看着非常有食欲。
鱼做了三道菜,朱以海又炖了个莲藕,就是这大明湖里的莲藕,新鲜挖出来的莲藕炖出来,鲜嫩,却又粉糯。
最后又素炒了一个大明湖茭白。
“四菜一汤齐了,鲫鱼汤,剁椒鱼头、红烧鱼段、沙锅猪脚莲藕


相关章节: 第623章 满朝半山东第625章 世修降表第626章 恩尽义绝第627章 遗老第628章 夫人第630章 平平无奇第631章 当街告状第632章 瓜分第633章 保定第634章 倒戈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