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海上升明帝 第701章 挥泪斩将

第701章 挥泪斩将


推荐阅读: 重生后,偏执大佬他又在装乖了落寒时节又逢君苏醒后,奶呼呼的魔尊黏上我了如归客栈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疯批总裁的白月光她重生了从李元芳开始镇天神帝逆九世成仙全球震惊!你弟这叫普通人?活无对证鬼道说书人

鲁阳关,守护鲁山最重要的隘口关城,当洛阳与南阳盆地交通要冲,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听说当年乌鸦在此三次为刘秀引路,故民间称此为三鸦路?”
“确实有此传说。”
朱以海站在鲁阳关上,感受着这处天下闻名的关隘的历史韵味,这里曾是楚长城的重要关口,一千六百里的楚长城西起郧阳竹山,东至鲁山、南召等县。
李白都曾写诗,胡风依代马,雪拥鲁阳关。
鲁阳关是险要的,两山壁立,中有流水,连山插汉,秀木干云。
如今这处险要,为明军所据,皇帝还刚从洛阳抵达此处。
“陛下,徐启元到了。”
朱以海听到这个名字不由的感叹,“请文先生和高工部来,”
又叫了大学士朱大典和协办大学士堵胤锡,这几位都是湖广来的,与徐启元也算是共事一场。
徐启元是合肥人,举人出身,崇祯年间,官至郧阳知府,当时湖广郧阳混乱,王永祚、左良玉等先后败走,徐启元却坚守郧阳,多次与张献忠李自成等贼众激战,还与高斗勋一起招降了王光恩,收拢了不少败兵。
最危急时,湖南湖北十三府皆陷,独郧阳坚守。
郧阳能存,都因徐启元能守,而王光恩善战。
而如今,王光恩让家将砍下他脑袋投降,徐启元更是提着他脑袋来请罪。
文安之、朱大典、堵胤锡、高斗勋还有何腾蛟、王永祚都来了。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郧阳一众人?”
王永祚先提问,他曾任过郧阳巡抚,徐启元也算他的老部下了,当初王永祚因移镇襄阳,结果左良玉弃城而逃,襄阳失守,藩王被杀,王永祚也因此革阳下狱,差点被杀。后来革职回昆山老家,与顾炎武等一起举旗起兵,响应鲁监国,却也得立从龙之功,如今也是仕途不错,官至左谏议大夫。
他对徐启元印象是不错的,这人挺有本事。
跟高斗枢都对守郧阳立下大功,可如今却是这般处境,不免让人唏嘘。
“陛下,臣以为徐启元也是被王光恩所挟迫,论罪追究,也当考虑实情。”
在座众人中,高斗枢是跟徐启元并肩过几年的老战友,当年守郧,高斗勋其实也有大功,如今看到老伙计这般下场,也有些不忍。
“文先生?”朱以海问首辅。
文安之叹道,“臣先前奉旨往郧阳,虽然与徐启元相处时间不长,但此人确实也是个难得的官员,与高公坚守郧阳数年,表现可圈可点,后来失节,也确实当受了王光恩之挟迫,但是臣以为,也不全是被挟迫的。
他降虏后,先是授右副都御史,留任郧阳巡抚,后来又加右都御史,再加太子太保,再加兵部尚书,还封了南阳侯,若仅是被挟迫的,鞑子也不可能给他一升再升。
而且他降虏以后,也从没有给朝廷联系过,只言片语都没有。
他是有很大问题的,当初王光恩等人叛变,他有不可推卸责任,甚至也是主谋之一。如今势穷投降,绝不能轻易原谅,他与一般曾降虏的文臣武将不同。”
徐启元是朱以海授任的郧阳巡抚,他也不是被围城粮绝等情况下投降,更不是被俘的,是主动谋反的。
“必须严惩,最好是处死,明正典型,否则国法何在,朝廷威严何在?”
“王光恩就算自尽了,但郧阳那些参与谋乱的军官,如李茂春、胡廷骋、杨明启、余启凡等营官以上,皆当斩首,明示天下。
军官之家丁老卒,可免一死,但得发配台湾、云南或海南等地拓荒。其余士兵,也最好不要就地安置,而当尽数迁往台湾广西等地落户安置,垦荒守边。”
文安之态度很明确,得区别对待。
郧阳的王光恩徐光启等叛乱,是绍天朝内的叛变,跟李成栋、土国宝甚至吴三桂等的又不同,那些是在崇祯朝或是之后叛乱的,都不是在绍天朝中叛出去的。而郧阳这伙人是在已经上表尊奉绍天天子,甚至成为一镇之后,后面又叛出去的。
甚至跟当初湖广的忠武几镇叛乱又不同,那些是兵败之后溃逃,有的趁机劫掠地方


相关章节: 第696章 秋后算账第697章 关宁吴军第698章 驱虎吞狼第699章 悔不当初第700章 心腹何在第702章 下山第703章 轰动第704章 好事第705章 鲸吞第707章 忠诚社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