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海上升明帝 第738章 丧家之犬

第738章 丧家之犬


推荐阅读: 重生后,偏执大佬他又在装乖了落寒时节又逢君苏醒后,奶呼呼的魔尊黏上我了如归客栈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疯批总裁的白月光她重生了从李元芳开始镇天神帝逆九世成仙全球震惊!你弟这叫普通人?活无对证鬼道说书人

晚春三月。
东京的桃花朵朵盛开,好像忽然一夜之间,寒冬悄悄逃离。
港口的冰也已经早解冻,码头再次热闹起来,每天都有许多船离港前往天津,江南的船也不断驶入港口,运来各种物资商品。
朱以海天亮便醒,洗漱过后便去遛马,然后在小校场练箭,又打了十几发鸟铳,然后回去更衣。
新年后,朱以海下旨,调整朝会规矩。
以前每日早朝,但这种早朝意义不大,毕竟大事开小会,重要的军国大事并不会在早朝上商讨,早朝纯粹就是个例会。
之前朱以海就取消了每天五六点早朝的规矩,改到大约早上八点早朝,免的常参官员们起早贪黑,尤其是冬天和雨天非常受累。
现在他干脆规定五天一早朝,五品以上在京职事官,八品以上供奉官及员外郎、太常博士朝参,其它官员无需上朝。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日,凡在京文武九品以上官员,皆需身穿公服朝见天子。
常朝为御门听政,朱以海要求半个时辰内结束,奏事等都有严格规定,上奏的事情、上奏的时间,都必须在规定内,不得延时,重要事情要上题本。
朱以海倒不是革命刚成功,就要学嘉靖万历怠政懒政,而是他早明白这种早朝性质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所以没必要浪费时间瞎折腾。
嘉靖二十四年只见过三次朝臣,他的孙子万历皇帝也是如出一辙。
朱以海还是很勤政的,甚至对朝政是绝不放手的,但他不是通过鸡肋的早朝,而是以总理处奏事为主。
每天早晨,总理大臣在养心殿面圣奏事,一般也就是几个当值总理大臣,而不是全部。
只有遇重大事务时,皇帝才会召部份总理大臣,或全部总理大臣,甚至是召集六部九卿等扩大会议。
部堂以下官,基本上是没资格参与这些重大决策议事的。
这样的会议,既精简还机密,免的议而不决,东拉西扯,朱以海是很讲究效率的。
相比起嘉靖、万历,朱以海亲自批红,甚至每天还要处理大量的密折,哪有那么多时间每天开那些没营养的大会。
有那时间,还不如骑骑马射射箭锻炼身体,或是抽出些时间多陪陪妻妾儿女们。
朝廷日常事务在六部办理,重要点的事情,由内阁处理。重大军国事务,直接报到总理处,由他们协助皇帝处理定夺,按圣意拟旨办理。
通过这层层的筛选,其实真正送到皇帝面前,需要皇帝定夺的事情不多,都是军国大事。
皇帝每天花费的主要精力,其实还是那些密折。
大量文武官员,京官外臣都有密奏之权,他们的密奏既有奏事折也有请安折,不管是哪种折子,都需要皇帝亲自处置。
哪怕一般的折子也就写个知道了,甚至奏折也有严格规格,限定字数等,但每天也是上百件,甚至几百件。
遇到一些重要事务奏报,还得仔细研究。
朱以海给自己拟了个作息表,每天大约六点起床,一个时辰锻炼,然后吃早餐,大约八点的时候开始听政。
逢五御门早朝,朔望日金殿大朝会。
非朝会的日子,则八点准时在总理处听总理大臣奏事,总理处会把前一天汇集的各种奏报整理好,呈报皇帝处置,除非是十万火急的事情,否则一般都是第二天早上奏报。
然后前一天奏报的事,皇帝当面交待,让他们按旨办理。
需要处理的大事其实不会很多,朱以海看过后,大部份可以直接批复,交由总理处去办,少部份需要与总理大臣商议,听他们的建议。
只有极少事务,需要召开廷议。
皇帝的朝会改革,虽也有少部份官员反对,认为这怠政,但大多数官员其实是很赞成的,那种每天鸡鸣而起风雨不断的早朝,既繁琐又无味,起晚迟到还要被御史弹劾,甚至殿上一不小心放个屁都得受罚。
现在这样便挺好。
朱以海一身常服踏进总理处时,内阁首辅兼首席总理大臣文安之已经在那里等候了,还有位协理大臣、兵部尚书沈犹龙当值。
“吴三桂一行已至


相关章节: 第733章 剪除羽翼第734章 血染蓝田第735章 炮轰关宁军第736章 雪拥蓝关马不前第737章 传首九边第739章 出兵日本第740章 海参崴第741章 大萨满第742章 海东第743章 封敕渤海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