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海上升明帝 第812章 太子

第812章 太子


推荐阅读: 重生后,偏执大佬他又在装乖了落寒时节又逢君苏醒后,奶呼呼的魔尊黏上我了如归客栈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疯批总裁的白月光她重生了从李元芳开始镇天神帝逆九世成仙全球震惊!你弟这叫普通人?活无对证鬼道说书人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何等快哉!”
深冬。
北京,国子监,监国皇太子在此看望赴京赶考的士子们,并召见了一些士子代表,在谈到河南罢考事件时,太子直言大家寒窗苦读,却因事罢考,这样岂不是就放弃了自己的功名和家族的厚望。
“罢考就是放弃,在战场上那就是逃兵,你们难道就不想一想,这不正是伤了父母妻儿的心,这不正是一时糊涂而铸成大错吗?”
太子虽然年轻,过了年也才十六,但在面对这些平均也是三十岁左右的会试举人们,却是能够直指核心本质,那就是利益。
读书人满嘴仁义道德,其实也都是利益。
不管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离不开利益,何况大明以来,读书人对利益更是追逐的更为疯狂。
李世民站在长安城楼上,看着那些入京赶考的读书人曾经说过一句经典名言,天下英雄从此入吾彀中矣。
“太子殿下讲的皆对,但晚生仍然要问,像我们河南这样,就是考上了功名,又有什么用呢?”
一名河南举人起身问道。
太子弘甲望着此人,头发半白,看着最少也是五十岁了,却还只是一个举人。不过这个年纪,并不算老,所谓五十少进士,明朝近三百年来,录取的那些进士们,平均也是三四十岁了。
甚至有六七十岁还在考秀才的。
“你来自河南?”
“晚生是河南省卫辉府新乡举人刘源湛,崇祯元年就中了举,此后战乱饥荒颠沛流离,一晃眼却已经是五十岁了,实是惭愧。”
科举纳士的大明朝读书人的动力。
在以前,通过科举各级考试,录取后成为秀才、举人、进士,能带来多大的利益他们很清楚,那能成为士大夫阶级,真正的人上人的贵族。
可绍天帝起兵以来,读书人的特权被剥夺了许多,他们的利益也不断的损失,士绅一体纳粮后,河南又搞士绅一体当差,甚至不许生员包揽诉讼,这才有了生员罢考事件。
太子说读书人不应当罢考放弃,不能当逃兵,还说科举功名利益,可现在利益不再,朝廷在作贱他们读书人。
朱弘甲的书肯定没有这些举人们读的多,这些人年纪大的六十多岁,最年轻的二十多,普遍三四十岁,哪个不是寒窗苦读多年,能成为举子,都已经是打败了天下九成九读书人了。
陈潜夫想为太子回答,但太子却咳嗽一声,主动回答起来。
“什么叫功名?孤曾请教过陛下,陛下说,功,就是为国建功,名,就是名垂青史。如果读了书,就只想着如何多捞银子多置地,甚至想着盘剥百姓、偷税逃税,甚至是包揽诉讼武断乡曲,那就是当了官,也是贪官恶吏,功在哪里,名在何方?”
朱弘甲直接搬出了皇帝来,先站到了道德的制高点,然后居高临下的猛烈反击,一开口就掌握了话语权。
谈判里面,掌握话语权至关重要,就如同是打仗占据主动。
太子的这话大义凛然,无论是哪个士子也无法公开反驳的,虽然他们心里也许就是这么想的,可哪能当众这么说。
刘源湛立马解释道,“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受不了陈大人对读书人的作践!”
朱弘甲这次却没反驳,而是变成一副虚心倾听的态度,让士子代表们都各陈已见,并说,“今日孤来,也是想亲耳听一听大家的意见,大家都是国家士子天之骄子,一朝金榜题名,也就都将成为朝廷官员,有什么话直接说,孤都会认真听,也会记下转答给圣人。”
刘源湛于是说陈潜夫身为总督,在中原推行恶政,他没敢指责皇帝的那些政策,毕竟郑三俊侯恂丁启睿这些都已经被赐死,牵连上万人的大案子定死了。他于是只能说陈潜夫在河南的一些地方政策。
诸如朝廷输银代役,然后又摊丁入亩,还士绅一体纳粮了,结果现在陈潜夫又让大家按亩摊役出丁,给的丁银却是市价不到三之一。
“孤今日也把陈总督请来了,陈总督当面向孤解释一下大家的问题。”
陈潜夫哪会怕这些


相关章节: 第807章 安敢欺朕第808章 黑太子第809章 一路走好第810章 十年第811章 移动界碑第813章 格局第814章 敦煌第815章 你想要什么赏赐第816章 流放者第817章 逃跑小王子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