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海上升明帝 第822章 上京满洲里

第822章 上京满洲里


推荐阅读: 重生后,偏执大佬他又在装乖了落寒时节又逢君苏醒后,奶呼呼的魔尊黏上我了如归客栈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疯批总裁的白月光她重生了从李元芳开始镇天神帝逆九世成仙全球震惊!你弟这叫普通人?活无对证鬼道说书人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玻璃照在房间地砖上,铜鹤香炉升起袅袅白烟,屋内暖和而又芳香馥郁,这老檀香还带有股奶香的味道,温暖细腻,却又夹杂着一点辛辣,给人凛冽之感,兼具阳刚与温暖。
年过七十,白发苍苍的左光先跟随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前来面圣。
正月里的西北一片银装素裹,敦煌城却很热闹,西域各方势力汇聚,诸汗齐聚,使的这座绿洲格外的喧闹。
“陛下,左光先到。”
“罪民左光先拜见陛下。”
朱以海从奏章上抬起头,打量着苍老许多的左光先,“坐!”
“敦煌戍边生活如何?”
左光先目光复杂,做为东林领袖铁面御史左光斗的弟弟,左光先也曾因直言敢谏而与兄长并称‘东林二难’,出身江南桐城士族名门,历任知县、御史、巡按、巡抚、太仆寺少卿、礼部侍郎等职。
左家一门九子,皆当世名士,不是进士就是举人,最起码也是选贡,谁又能想到,左家因他与四兄光斗而名动天下,却又因他们兄弟俩而连累家族两次。
从江南水乡到西北敦煌,从地方名门,到敦煌戍边罪犯,其间的差距天壤之别。
家族数百口人迁来西北,路上老弱就死了十几口,甚至当初为了照顾族中女子,不得已在桐城老家,匆匆的把一些家族年轻女子给胡乱的嫁了出去,也没办法门当户对嫁入名门,只要有人不怕他们没落,不怕受牵连,哪怕普通农民肯娶就嫁。
到了敦煌,家族却又以户分散在各个屯,成年男丁还都要服役戍守,左光先年纪太大,一路西来也染病,虽然活下来了,却也虚弱无比。
最后被安排在新建立的敦煌三小当教员,教授国文课,分了间宿舍,学校也包了吃住,还有每月两块的薪水,闲时也要参加乡公所里的一些文书工作。这个待遇,可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他自己吃住都包了,薪水可以全拿给家里补贴生活,甚至他还把年幼的两个孙子带到学校里一起,既可读书,还可以一起在食堂吃饭,只要交一点点伙食费就好。
甘肃安西府的敦煌县令和提学局长都曾经见过他,跟他说这是圣人之恩,是朝廷之仁。
想比起在当金山口戍守的陈子龙,左光先的待遇要好的多。
在敦煌快一年,左光先的心态也有许多改变。
之前还想着撑起东林大旗,想着站出来维护整个士绅利益,可如今在西北敦煌生活了近一年,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边疆的辛苦后,许多想法也变了。
“戍边很苦!”左光先直言,“万里戍边敦煌,加入屯垦大军,看着这片沙中绿洲一点点兴盛起来,又有种难得的成就感。
特别是如今西域诸汗前来敦煌朝贺汉天子,虽兵强马壮,却在敦煌老老实实,恭恭敬敬,不敢有半点不法,边疆之民,也深感自豪与安全。
朱以海点头。
对于这个老头,现在也没那么恼了,事实上皇帝对于东林也好,复社也罢,或是什么阉党奸党的,对某些个人其实并不是很讨厌,只是当有些人山头派系过于紧密,皇帝才会出手收拾。
“本来朕打算召陈子龙也来聊聊,不过听说他流放在苏干湖,现在戍守当金山口,那里已经大雪封山,一次要封九个月,暂时是见不了了。”
“在小学堂教书可还习惯?”
左光先点头,“多谢圣人和地方官员们的照顾,让我在学校教书,很轻松。”
他这年纪,这身体,若是去城堡、烟墩戍守,或是去垦荒屯田,肯定撑不了多久就没了。
在小学堂教书,既轻松,而且吃住还不错,身体已经慢慢恢复了许多,更难得的是,他还有机会继续整理自己的诗集作品等。
“屈才了。”朱以海道。
“朝廷如今很重视教育,正在全面改革教育之法,过去考中秀才后,要入官学,成为生员。但这种生员制度效果并不好,如今朝廷取消这种生员制度,而是在各县乡设立小学堂公办学校,加强教育普及。
今年开始要在县里设立县中学,初小六年以后,成绩优秀者升入中


相关章节: 第815章 你想要什么赏赐第816章 流放者第817章 逃跑小王子第819章 二桃杀三士第821章 少年天子第823章 为了联盟第824章 把水搅浑第825章 递刀子第826章 考虑一下第827章 圣孙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