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梦遇乾隆之清龙汉凤全集 第二百二十六章张廷玉风波

第二百二十六章张廷玉风波


推荐阅读: 人在洪荒,吞三千天道大佬她只想种花带着系统的生活专业剪红线[快穿]快穿撩人:偏执神明总想娇养我农家小福妻有法术我们这代人恶毒女配拿了白月光剧本月如皎皎天家小农女又谜又飒他的爱至死不渝陛下万万岁!

宫见朕时,朕仍赐令召见,朕还以他是老臣,有些惜惜相别之念,可他却一句也没提及国家正事,也没说一句,回乡后仍将心系朝堂,心系社稷,竟说起去年冬谢恩不亲至,曾令其子将缘由告知奏事太监,是奏事太监未为转奏。奏事太监有多大的胆子,敢以大臣陈奏之言,不予转奏,朕不论大事、小事,事必躬亲,岂能容此等奏事太监存于内廷?外人编此借口尚可,可张廷玉在军机处行走数十年,能不知晓吗?”
见乾隆越说越气,本想劝他少说两句,可又一想,这些话乾隆在太后面前不能说,若我再不让他说完,憋在肚子里会更难受,忙一边替他捶捶后背顺气,一边想着该如何开解他。
乾隆道:“张廷玉身为第一大臣。自朕在书房。即侍讲读。继又为皇长子师傅。皇长子之丧,还没过初祭,就迫不及待奏请回南。君臣大义,师生恩谊,都不能使他动心,惟以归荣故乡为急,人臣如此存心,于国家无依恋,于君臣无情。原任宗人府府丞刘藻、因闻皇长子之事。亲自来京面请朕安。并请赴皇长子棺前叩谒。即便刘藻差人代为请安。也不算失礼。而他在孝贤皇后大丧。及此番皇长子丧事。皆不远千里来京。深知君臣一体。休戚相关之大义。”刘藻曾是宗人府府丞,在上书房行走两年,总是阴沉着一张脸,我曾问李玉:“他不会笑吗?”李玉道:“不笑还能看,要是笑,比哭还难看。”刘藻是山东人,为官较清正,因母亲年事已高,奏请回籍奉养老母。乾隆感其孝道,赏其人参二斤,内阁学士衔回家。
张廷玉自乾隆提拔讷亲当了首席军机大臣后,隔三差五,便上书请求告老,去年乾隆准其请,那段时间,真是君臣情深,惜惜相别,乾隆还憧憬着南巡时,君臣能再相见,那是一幅多么和谐美好的画面,就是后来有了谢恩不至那个差头,张廷玉辞行时,乾隆仍是指派了几个朝中重臣前去相送,如果张廷玉腿快,都能回乡过年了。可他总是嘴上辞行,迟迟不动身。皇长子与张廷玉有师生之谊,不论是君臣、还是师徒,张廷玉都不该在皇长子初祭未过之时,便提离京,终于惹恼了乾隆。张廷玉三朝元老,该是个人精子,怎么临了却不懂君心了。
我边哄边劝道:“许是张廷玉觉得跟皇上不见外,忘了君臣之仪,他既已返乡,眼不见心不烦。”
乾隆冷笑一声:“眼不见心不烦,没那么便宜。”乾隆忽然脸色轻松下来,我心一沉,看来张廷玉要倒霉。
乾隆笑道:“朕借着侍郎管太常寺事伍龄安、因额驸超勇襄亲王策凌。配享太庙位次。便引着六部九卿又提起张廷玉配享之事,众口一词,罢其配享,朕便当廷准议。他手里有朕手券又如何?”
乾隆端起茶喝了一口,眼角眉梢浮上笑容,像个孩子似的,“朕这些年,赏赐他珍玩古器,加上皇考赏赐已是数不胜数。他即不念着国家之情、君臣之谊,自当俱数追缴。是以朕借他儿女亲家,四川学政朱荃贪污之事,派内务府总管德保前往张廷玉府第内查看收缴。护国寺并蚕池口两处住房都是恩赐官房,但蚕池口住房是圣祖爷赏赐其父张英的,朕便不令收回,加恩由其子孙居住。”
前两日巴朗去领月例银子,偶听内务府的人议论德保被乾隆责罚,说乾隆令德保去查办一位大臣的家,德保把其家里私有之物,尽数查抄,乾隆责令其将私物悉数退还。原来查办的大臣是张廷玉。
我一走神的功夫,听乾隆轻笑一声:“朕收回护国寺的官房,随即便赏给史贻直。”史贻直是鄂尔泰一派的,与张廷玉素来不睦,乾隆把从张廷玉手里收回的房子给史贻直住,的确够让张廷玉难受一阵子的。忽觉得乾隆孩子心性,都不如五阿哥稳重。
乾隆又笑道:“原任大学士陈世倌、礼部尚书赵国麟、光禄寺卿刘藩长、俱是革职之员。六月便自本籍来京叩祝朕的万寿。朕本不想嘉奖他们,恰巧张廷玉进宫辞行,朕特叫人当着他的面儿拟了一道旨‘陈世倌、赵国麟、刘藩长,跋涉远来。具有敬心


相关章节: 第二百二十一章请安遇乾隆第二百二十二章,我非红颜,岂是祸水第二百二十三章明玉出宫前得赏二百二十四章  又被套路了第二百二十五章那拉氏晋后位第二百二十七章纯贵妃示好第二百二十八章皇太后训斥第二百二十九章孝贤皇后弟弟第二百三十章第一次南巡第二百三十一章魏清泰卒

也许你还喜欢: